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謝謝安書記……”現場又是一陣大叫。參加建築隊,也能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總比窩在衝白河好啊。
是的,衝白河建築施工隊,以後的衝白河建築公司,甚至是衝白河地產公司地產集團,就是安嶺想爲衝白河尋找的一條出路。
農村,特別是不靠公路,不靠城市,居於深山之中的農村,想要富裕或現代化,除了走出去,別無他法。
哪怕後世那些旅遊景區,看起來非常不錯。但那已經是“後發”了,而且,在那些景區裏,政府與資本佔據着最好的資源,農民,在景區裏最多開家客棧或開家小飯館,除此之外,則很難享受到發展帶來的好處。
如果說,這些好處最後進入了政府財政或國庫,又“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安嶺沒任何意見。只是,那些好處或財富,最終卻落入了各種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的腰包。
譬如安嶺前世看到過一個地方領導的內部講話。該地旅遊業得天獨厚,甚至是全球性的資源,但在旅遊開發投資最省、見效最快、收益最大的索道項目上,卻全部是私人投資,連政府都沒享受到一分錢好處。顯然,在最初決策時,且不說地方拍板領導到底貪墨了多少,至少其鼠目寸光的評價是少不了的。
所以,安嶺的基本思路便是,建築隊外出找錢,衝白河大搞各類股份制建設。把這塊相當於世外桃源之地,打造成衝白河人的“洞天福地”,亦同時爲全國各地的山區如何發展,立下一相模板。
這些被“東方家族”選上的傢伙,只有一天時間與家人告別,然後就坐着大客車去了龍南,在龍南乘上火車,一頭扎進了火熱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