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隔壁的布達鄉也只比衝白河鄉晚一天將小麥收進了糧倉。
神奇的事情就在這裏,衝白河鄉和布達鄉剛把糧食收進倉庫之後,整個敘州地區突然迎來了一場陰雨天氣,這場陰雨斷斷續續持續了五六天,要在平時,這也正是農家做做手工的好時節,但是,這場雨則正好把處於麥收尾巴上的一些農戶給害了,他們的莊稼大多沒有收進倉庫。
而這些沒有收進倉庫也即遭受損失的農家,正是農村裏的勞動力困難戶、五保戶等。雖然整個敘州地區總體上損失可能不到2%的產量,可這2%的產量正是最貧困的家庭。這次夏收之後,不要說該交的公糧了,就是自家口糧也接不上秋收時節了。
發生這樣的事,敘州地區肯定要想辦法處理,減免公糧只是其一,或許,還要給受災戶一定補助。
但不管怎麼樣,都必須先了解、調查受災情況。
這個受災產量約2%,不等於受災戶才2%,而涉及到受災戶可能高達5%甚至6%,理由就是受災戶大多屬五保戶、勞動力困難戶。
什麼叫五保戶?五保戶是指保喫、保穿、保醫、保住、保葬(未成年人爲保教),主要是指年紀較大,但又有一定勞動力的孤寡老人,他們因不願意進入養老院而同樣按人頭承包了田地。
時間進入21世紀後,由於經濟比較活躍,五保戶還能領到一些養老金,這時五保戶的糧食便可以花錢僱人收割。此時剛剛包產到戶,人們剛剛解決喫飯問題,要說餘錢,不要說個人或家庭,就是政府也少得可憐。
受災報告文件很快就發到了各區鄉,以區鄉爲單位彙報到縣上,而縣上再彙報到地區,如果真的受災嚴重,敘州地區獨立承擔不了,可能還要報告到天西省。
衝白河鄉與布達鄉,同樣收到了這個彙報災情損失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