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衝白河鄉的情況,安嶺瞭若指掌,當時就以沒有受災戶爲由電話作了彙報。大山岩區負責統計的幹部還問了一句,“爲什麼沒有受災戶啊?”
“當陰雨天降臨時,衝白河的小麥已經全部收割完了。”衝白河的理由當然是很充分的。
布達鄉的的情況與衝白河鄉一樣,其實布達鄉最後有幾畝小麥已經遇到了天氣變化的情形,但因爲布達鄉也組織了幾十人的幫扶隊,當即組織這支幫扶隊並發動附近羣衆幫忙,在大雨降臨前半小時把最後幾畝小麥搶收完畢。
當大山岩區受損戶數與面積登記表送到縣政府時,還擔任着縣長的牛健業,立即就發現衝白河鄉和布達鄉兩鄉下面的數字皆爲“0”,此時,牛健業已經很穩重了,但凡沾上安嶺的事,總是小心又小心。所以,他當即打電話問大山岩區,布達鄉和衝白河鄉的受災面積和戶數均爲0,這是怎麼回事?
“衝白河與布達鄉都說當雨天降臨時,他們的小麥已經收完了?”大山岩區的人如實說道。
“收完了?布達鄉或許有可能,但衝白河鄉有可能嗎,衝白河鄉在年前和年初,可是前後送走了600餘名勞動力呢。不過,這次各地受災,好像主要是指勞動力困難戶,按理說,衝白河應該受災更嚴重纔對吧,難道,衝白河因爲特別靠近南滇省,雨水晚了兩天,剛好夠他們收割完畢?”
其實,衝白河去年秋收時組織“幫收隊”之事,是給縣政府送了工作簡報的。只是,這類“好人好事”似的工作簡報,不要說縣長,哪怕就是最普通的工作人員也不會看的,因爲大家知道,那都是形式,譬如某年固定的愛國那啥月,大家拿起掃把去掃大街,形式絕對大於內容,如果你都從中受到了教育,只能說明你永遠都是喫瓜的那一部分。
也因爲如此,牛健業壓根就不知道“幫收隊”的事蹟,更不知道“幫收隊”在包產到戶狀態下的價值與意義。
牛健業不知道幫收隊的事,但並不影響他對沖白河鄉和布達鄉的正確處理程序。既然布達鄉也沒受災,而且布達鄉又緊鄰衝白河鄉,所以,牛健業一個電話就打到了布達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