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時真相就在一層紙的那一邊。牛健業這個電話,得到兩個很重要的信息:第一,衝白河與布達鄉,同其他地方一樣,都是同時下雨的;第二,布達鄉之所以搶在雨前收割完了莊稼,是因爲他們向衝白河鄉學了一招“幫收隊”。在關鍵時刻,是“幫收隊”搶在了雨水之前。
牛健業是基層起來的幹部,而且還是農民出身。但牛健業和很多當時的工農幹部一樣,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求甚解。因爲工作也沒必要去求啥甚解,一切都有上級安排呢。所以牛健業雖然是農民出生,但他只是對於大集體(公社)時代的農業比較熟悉,對於包產到戶後的農業生產,卻一點經驗也沒有。
所以,他在聽了布達鄉鄉長陳光五說的“幫收隊”後,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過,有一點很好,那就是布達鄉與衝白河鄉確實沒有受損,這也算是西嶺縣的一個亮點吧。
因此,衝白河鄉與布達鄉沒有受災的情況,就止步於西嶺縣政府了。至於西嶺縣上報到敘州地區的數字,則是整個西嶺縣統計後的數字,在全部59個鄉的數字裏,只有兩個鄉沒有受災,根本就顯現不出來。
或許,正常情況下,事情也到此爲止了。安嶺再厲害也不過一鄉保長,以他的身份地位還不足以改變什麼。
但是,安嶺的存在畢竟影響了一些人,這些人受安嶺的感召,開始走在各自具有意義的人生路上。
李春蓮就是這樣一個人。
李春蓮,是一個農業中專畢業生,家是西嶺縣城的,1981年畢業時,因爲沒什麼關係,一次性被甩到了西嶺縣最邊遠的衝白河鄉,所以工作以來,雖然人也很漂亮,卻很難在縣城找到一個男朋友。
因爲在衝白河的無聊,讓她開始關注閱讀與寫作,再加上這個小美女讀中專時也算得上班上的才女,所以這上手時也比較快。
去年,“大作家”安嶺突然分配到衝白河,讓李春蓮興奮得睡不着覺,終於覺得自己的春天就要來了,因爲她是讀着安嶺寫的書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