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下來是供銷科,這個科的業務,被安嶺一分爲二,一是計劃內的那些內容,二是計劃外的那些內容。前者由吳育生分管,後者由方成分管。
通俗點講,計劃內的那些銷售,其實就是計劃經濟,但糧油在銷售的計劃上,好像這一兩年工資改革時就會取消,糧食將直接進入市場定價,而每個人的工資裏,將會含有幾塊錢的“糧補”。
計劃外的部分,就是“市場經濟”,但問題是,安嶺現在敢提市場兩個字麼?
供銷科長由湯一川擔任,這個現年50歲的傢伙原是糧油加工廠廠長,在此次連環腐敗案中,糧油加工廠的問題最小,但這個人卻缺少開拓精神,在廠長的位置並不太合適,到機關做一個科長,或許正遂其意。湯一川的助手由任清華擔任,這是直接從供銷科直接提拔起來的年輕人。
實際上,這種科室的設置,如果按安嶺的想法,最好是直接設成“市場科”,只是,目前國家在政治層面上都只提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道理同前,安嶺又哪有膽直接設“市場科”呢。而關於市場與計劃的爭論,直到1992年之後才告一段落。
其他科室的主管管理人員,也一併做了討論。這些人員裏,有其他部門調入的,有自己提拔的,有從企業改任過來的。
譬如運輸科科長高畢峯,原交通局車輛科副科長,縣委副書記楊斯榮推薦而來,安嶺肯定要用;這個高畢峯,安嶺與其談過一次話,覺得是個人才,所以便提半格用。這樣,既賣了楊斯榮一個人情,還結下了縣委副書記這樣的關係。
安嶺在用人上,並不一定主要用自己的人,用別人的人也可以。前提是在自己的碼頭上就得聽自己的。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