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一件好的藝術品,不會只有背景和點睛之筆,作品上的任何一個因素都直接關係到這件作品的美感和檔次。
對壽山石雕件來講,除了造型和本身的顏色之外,雕工纔是重中之重,越精緻越逼真越寫實的雕件就越受歡迎。
徐景行本身是沒有去過的香山的,並不知道香山長什麼樣兒,但是他在朱老頭兒的房間裏看到過這麼一副照片,是朱老頭兒跟幾個人在香山上照相,背景就是滿香山的紅葉。
他就是對着那張照片來雕的,而且巧合的是,這塊壽山石稍微調一下重心,造型就跟照片背景中的香山輪廓有七分相似,尤其是那通紅一片的紅葉,更是跟石頭上的紅色部分非常相似。
甚至可以這麼說,這塊壽山石就是爲這張照片而存在的。再加上朱老頭兒貌似挺看重那張照片,他當時就決定以那張照片做原形來雕這塊壽山石。
效果自然無可挑剔,擱在底座上的壽山石雕件跟照片的背景幾乎達到了一模一樣的水平,而細節處更比照片還要細緻,山上的山石、小徑、樹木、溪水以及人物都栩栩如生,最小的細節處,尺寸不過米粒大小而已。
整個雕件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就是幾個遊人登香山觀紅葉的場面,主要是爲了突出香山的綿延和紅葉的火紅,但他打量使用了透雕、鏤雕、疊雕、雙面雕等雕刻技法,在突出主題的同時,每一處細節都照顧到了。
比如說那四個相攜登山的小人,雖然造型是穿着古裝的古人,而且沒有露出面孔來,只能看到背影,但其中一位的背影就跟朱老頭兒幾乎一模一樣,認識朱老頭兒的人一看就知道,“哦,這是朱老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