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了人物,石徑、河流、樹木等題材也同樣被他雕的細緻入微,石徑上用來鋪路的是石板和石板之間的縫隙都能看看得清清楚楚,石徑轉彎處的欄杆更是跟真的一樣,尺寸比例甚至連欄杆上的花紋都沒放過,簡直就是“畫中畫”一般的效果。
這就是壽山石雕的特色,因爲壽山石材質細膩而且質地柔軟,可雕性非常強,隨便你怎麼雕刻,一般不會崩塊,不像一般石材那麼脆,一下刀一塊一塊的崩,根本沒辦法進行精細雕刻。
所以一般的壽山石雕件都是這種極繁極細的風格。
當然,徐景行的手藝值那麼多錢,肯定不會做的那麼簡單,做到極繁極細並不難,正常的雕刻師傅勤練幾年就能做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使雕件的場景在極繁極細中展現出場景的宏達宏偉和壯闊,畢竟他雕的是山水題材的雕件,太小家子氣的山,那還能算是山嗎?
要做到這點,可不是說你能雕就可以到的,需要設計,需要根據石材的形狀、顏色等細節進行構圖,說的再直白點,就是需要在石頭上作畫,需要的是創作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動手能力。
創作能力,尤其是高水準的創作能力,是一般雕刻師所不具備的,如果個人同時具備很強的雕刻能力和高水平的藝術創作能力,那就是大師一般的存在了。
徐景行現在自然不敢自稱大師,但他的藝術創作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雕刻時,對各種題材的選取和佈局,把握的相當精準,對雕件的空間、明暗、陰陽、疏密、層次等要素也掌控的相當好。
他在雕細節的時候不會一味的求細,該細緻的地方非常細緻,該粗獷的地方又適當的放粗,作品中每個題材的銜接和過度也流暢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