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行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湖中心總共有五個湖心小島,相互之間的距離有遠有近,到時候會用木拱廊橋全部連接起來,每座島上會有一座木塔,木塔的結構除了地基部分也將全部採用榫卯結構來修建,到時候將會成爲跟木拱廊橋一體的風景。
而且本着“絕對不做沒有實用意義建築”的設計理念,這些木塔不光是一道風景,本身也是一個觀光臺,按照丁樹懷的設計,每座塔的每一層都能容納最少五人,而且每座塔的層數、造型都不一樣。
這樣一來,在遠處可以看廊橋、木塔和水景,在廊橋上可以看木塔和水景,在木塔上也能看廊橋和水景,而且相信在不同的角度看這些風景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那畫面,想想都令人激動。
但是工作量又大了許多,建造木塔看似用不了多少材料,但建造難度比建造一般的傳統民居還難,畢竟是高層建築。
五座木塔,最低的五層,最高的九層。
五層的好說,但九層的那一座可以說是整個風景區裏建造難度最大的建築了,那麼高,還要是採用榫卯結構來修建,雖然也會用到磚石,但木料的使用比例肯定會非常大,幾乎要佔到九成之多,所以難度更高。
如果不是爲了增強實用性和安全性,完全使用木頭來建造也沒問題,但那樣一來,實用性就要降低一些,畢竟如果人來人往的經常上下,再結實的木頭也會有損壞的一天,而且要建造九層那麼高,木塔本身的負擔已經很重了。
要是單純的景觀塔,就算是純粹的榫卯結構,除了地基外不使用一塊磚頭,徐景行也能保證這木塔能百年不塌。可惜,丁樹懷一定要做成實用性的觀景塔,爲了安全考慮,只能在建築結構中加一點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