鴆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知青們要想喫飯,就得老實本分地跟第五大隊的社員一樣,勤奮幹活掙工分,拿工分換糧食,否則就等着餓死吧!
剛開始新來的知青還不信邪,覺得他們是先進知識分子,是上頭派下來的知青,他徐愛國要真把事情做絕了,到時候真把他們給餓死了,到時候咋跟上頭交代?於是依舊我行我素的渾水摸魚。
可誰知道,第一天秋收後,知青點原本就該補寄的口糧,徐愛國不但沒讓人拿過來,反而還放話說,他們今天沒幹什麼活兒,不記任何工分,沒有一口糧食。要想喫飯,就得明天一大早去地裏幹農活兒,根據勤快表現度,再給計分換糧食。
新來的知青們又氣又罵,還集體去徐愛國的家裏抗議鬧騰,被徐愛國套用以前李建國的話施加壓力道:“敢集體鬧事兒,就屬於搞分裂,小心我把你們所有人都送去公社鬥!到時候上頭把你們派去更窮苦的地方,別說喫飯了,有沒有命活着回來還是未知數兒!”
新來的知青也見識過那些被送去偏遠地方的同志同學,臨走前他們那跟親友揮手道別,視死如歸的表情。還有他們離開後,很多人了無音訊,跟家裏人斷了聯繫,也不知道是死是活。登時都噤了聲,默默回到知青點餓了一夜肚子,第二天硬着頭皮幹活兒。
到底這兩批新來的知青多是半大的學生孩子,在城裏沒喫過什麼苦頭,脾氣又比較倔,依舊不聽周富強讓他們穿長衣長褲的話兒,穿個短袖短褲就上陣幹活兒。
兩天高強度的活計和毒辣太陽照射下來,這些不聽話的知青們都曬脫了一層皮,汗水滴在上面又癢又疼,可把這些知青折磨得生不如死,麥子割完全都癱在知青點的通鋪上,飯都不想煮來喫,更別說後天還要去割稻穀了。
周富強和馮媛媛七個老知青也累得不輕,不過他們在第五大隊都呆了三年,對於春種秋收早已習慣,只坐在知青點外面的石頭上歇了一會兒,就掏出各自的口糧準備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