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三千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前前後後耽誤了接近十天,趙鑫和何雨水的項目組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擾,而且何雨水還出了一點點問題,那就是她來例假了,這個時代由於很多人都有營養不良的表現,所以女性例假普遍推遲,十四五歲都算早的,十七八歲也不稀罕。四五年出生的何雨水,十五歲來例假,就已經算是早的了,但是何雨水並不喜歡現在的衛生帶。所以晚上偷偷的給趙鑫抱怨說,“好懷念當年的衛生巾啊,這個東西用的太難受了。現在想買都沒出買去,最早出現那都得到七十年代了,聽說現在國外有棉條,國內應該也有賣的,但是咱們級別不夠啊。”實際上她也誤會了這個問題,現在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這種東西都是諱莫如深的,棉條的傳播範圍並不大,國內也幾乎沒有商店去賣這個東西。
聽到這裏,趙鑫瞬間反應了過來,對啊,這可是大名鼎鼎的金牛產品,這個東西創造利潤的能力相當恐怖,但是這個產業基本都被國外的化工企業把持,消耗了我們大量外匯,沒有賣的我們還不能自己造嗎,不就是聚丙烯酸鈉嗎,立項,立項,內襯可以用棉布,外層用防水布,做成可拆卸和一次性兩種,可拆卸的用於降低使用成本,一次性的用於創造價值。而且這個項目還有一個分支,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聚丙烯塑料,這可是一個諾獎級別的成果。但是由於諾獎是個政治獎,所以外國人可以獲得諾獎的成果,國內科學家非常難,幾乎不可能。
不說我們了,毛熊又怎麼樣,一個引領世界一極幾十年的國家,理科教育領先全球,各種技術都有巨大突破的國家,真正獲得諾獎自然獎的純正的毛熊研究人員只有四個人,也就是物理獎,還沒有變成理綜獎的化學獎,以及生理學及醫學獎這三個獎項。分別是,58年三個,62年一個。這裏面也有蹊蹺,58年,正是毛熊的玉米大帝單方面向西方媾和的時候,所以一個項目三個人,62年也差不多就是這種情況,但是還有一點不一樣,那就是62年獲獎的是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他的成果極爲突出,基本上就可以說,要是不頒獎,諾老爺子就要從棺材裏蹦出來的那種,再加上理論物理,全球共用研究成果,什麼時候,那個國家最先用到實踐中還不一定呢。
剩下的自然科學獎,基本上都是毛熊的科學家參與國外的項目,跟着國外的科學家一起獲獎,就連這個都對成果要求極高,但是隻要他們可以放棄國籍,就都可以很輕鬆的得獎。剩下的經濟學獎和文學獎,那就更沒譜了,只要是懷念帝俄時代的,抨擊毛熊的,描寫毛熊黑暗面的,從監獄裏放出來的,都很容易獲獎,而真正毛熊的大文豪,基本沒有可能。至於和平獎,那位戈大仙就更不用說了。
對於我們也一樣,只要放棄國籍,獲獎就比較輕鬆,文學獎也一樣,只要罵我們,描寫一些落後,或者黑暗的一面,就更容易獲獎,對於某些電影獎也一樣,把我們拍的越愚昧,越落後,越沒有底線,越容易獲獎。所以這些就是一堆徹徹底底的政治獎,最起碼在趙鑫生活的六十年代,對它的本質非常清楚,對這個獎也沒有什麼期盼。其實就連號稱不存在政治歧視的菲獎,也存在大量貓膩,甚至可以說比諾獎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是真的搞不懂現在爲什麼這麼推崇這個政治獎,我導師也經常罵,說這是八十年代我們希望獲得西方認可和全盤西化的毒瘤,根本不值得推崇。反而獲獎的人,都應該被批評。我感覺他有點極端,但是我仍然不理解爲什麼這麼推崇這個獎項。)
完全不用考慮諾獎的情況下,這個項目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開的項目,所以兩個人一合計,決定動手研究,但是由於這個項目在這個時代根本找不到願意配合的組員,就算是找到了,以後一旦涉及了這個方面也絕對會退出的,只能是找了幾個女性實驗員,開啓了項目。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聚丙烯和聚丙烯腈,二是澱粉接枝聚丙烯腈,三是聚丙烯酸鈉。這一次兩個人都不準備帶學生,直接自行研究立項就行,那速度會變得非常的快。
同時,這段時間,何雨水似是而非的寫了一篇關於超級阿司匹林的論文,向醫學雜誌完成了投稿,這還是保密人員親自送過去的,應該刊登速度會非常快。這個年代沒有後世那麼方便的網絡交流,所以同行評審根本不可能發給幾個審稿專家一起看看,找一下有沒有毛病。而是找人看一下,沒有邏輯上當然硬傷,而且成果確實符合自己雜誌的牌面,就可以刊登了。這篇文章基本上就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的超級阿司匹林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現在已經經過了第一次動物實驗,效果很好,但是副作用也比較大,不比對乙酰氨基酚小,也都差不多了。當然這並不算是完全造假,因爲裏面寫的都是真的,甚至是動物實驗都是真的,何雨水的研究小組確實是做到了這一步。這篇論文,讓誰看,都是一篇理論上成功的論文。但是實踐上,可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因爲論文裏面部分關鍵數據丟失,一些非關鍵數據篡改。
這種文章不會對真正的研究人員有任何影響,最多是會讓他們減緩研究進程,哪怕是冠以另一種和第二都沒問題,但是對於技術投機客,那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同一個項目,人家出成果了,自己還沒有門路呢,這還投什麼機,及時止損,等着人家公佈出來或者開始賣成品就好了。而布洛芬的研究人員就是一個純粹的技術投機客,哪怕他不放棄研究,他也會避開現有的技術,否則怎麼投機。畢竟前面已經有人試過了,這是一條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