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片地遠離村落,田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和招工。他請當地鄉政府幫忙聯繫了一個施工隊,花一星期時間在土地靠近公路的邊緣建了幾間彩鋼臨建房,用於住人和育種等。
又聯繫了附近一個養豬場,運來了大量豬糞,準備增加土地的肥力,同時改善土地的酸鹼度。
他準備在當地僱十個人左右來種棉花,現在已經有不用修整植株的優良棉花品種可以選擇,這就避免了必須人工的最煩瑣的工序,而其他工作都是可以藉助機械完成的。
田川仔細考慮了今年採棉機研製對棉花實驗田的需求,現在到棉花收穫季節應該還有大概半年的時間,這半年時間大概只夠做一些理論研究以及部分功能部件的性能驗證試驗,真正的應用性採收試驗最早也是明年的事情了。那麼今年種植的棉花就比較隨意了,關鍵是要取得棉花的一些特性數據,比如植株尺寸,籽棉剝離力,吐絮棉鈴密度等。
在田川的印象中,採棉機似乎可以分爲一次性統一採摘和挑選採摘兩大類,具體的操作細節和工作原理就不清楚了。
田川坐在地頭的一條土埂上,思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他內心裏要做的採棉機一種是小型的機械,用來進行挑選採摘,機器的效率比人工要高出十倍以上,可以適合小規模生產。
另一種是大型或中型採棉機,用於新疆這樣大面積種植區的棉花采收。在田川的印象中,這類大型採棉機似乎是被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壟斷的,需要去調查一下約翰迪爾公司目前的主打產品,以及研發方向,再確定自己公司的研究起點。
現在的燃眉之急是研發團隊的問題。目前他手裏只有趙嘉偉教授和他的幾個研究生,以及自己公司由丁廠長親自帶隊的研發小組,總成員不到十個人,而且他們手中的新農機項目就有後期完善中的收割機,點播機,開壟覆膜機等三項,剛剛開始投入設計的玉米收割機,瓜苗嫁接機,果樹綜合處理機等三項,另外還有樹坑機,噴藥機,青貯機,打捆機等設備在後面排隊等待設計,完全沒有精力再去做複雜的採棉機開發。
是不是有必要組建一個研發中心了呢?如果組建這個研發中心,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像採棉機這樣的設備一旦研發成功,其回報也將是非常驚人的。經過反覆權衡,最後田川想道:“二十年後,新疆的採棉機市場被約翰迪爾公司壟斷,我國十年後開始的採棉機項目被壓制得難以爲繼,爲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再次出現,做了。大不了把農機公司的利潤都還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