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東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諸葛青雲和陸鳳雛忙把墨鯉讓進房間,墨鯉吩咐二狗去煮茶,小武則去幫忙煮茶。
“諸葛先生,陸先生,住的可還舒心?”墨鯉問道。
“國師大人,住的很好。我們在鯉島這段時間,大開眼界啊。”諸葛青雲和陸鳳雛感嘆道,“認識國師太晚了,我們走了彎路啊。”
“術業有專攻,問道有先後,只要明白了就好。”
“國師,我們走時大雲還是世家門閥把持朝政,各地也是他們控制命脈,這次感覺他們的勢力明顯弱小,朝廷開始主導一切,寒門學子都有了出頭的途徑。怎麼突然出現這種變化呢?”諸葛青雲問道。
“一定社會的基礎是該社會的經濟關係的體系,即生產關係的總和,主要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生產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分配關係等三個方面,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是首要的、決定的部分。而一定社會的上層建築是複雜龐大的體系,由該社會的觀念上層建築和政治上層建築兩個部分組成。觀念上層建築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學藝術、哲學等意識形態。政治上層建築在階級社會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主要包括軍隊、衙役、法庭、監獄、政府機構和政黨、社會集團等,其中,國家政權是核心。觀念上層建築和政治上層建築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觀念上層建築爲政治上層建築提供思想理論根據,政治上層建築爲觀念上層建築的傳播和實施提供重要的保證。政治上層建築作爲思想的\\\"物質附屬物\\\"是通過人們意識自覺建立的,它一經形成又強烈影響觀念上層建築,要求一定的觀念上層建築與它相適應。國家政權等是\\\"第一個支配人的意識形態力量\\\",\\\"國家一旦成了對社會的獨立力量,馬上就產生了新的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上層建築具有階級性。同一社會形態存在着不同階級的政治組織和意識形態,它反映着社會經濟基礎的複雜性和經濟關係的對立性。支配着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着精神生產資料;統治階級的思想則是該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在無階級社會,經濟關係不具有對立性,上層建築也不存在階級性。所以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墨鯉解釋道。
“國師,這些概念我等從沒聽說啊”,兩人如聽天書一樣疑惑道。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賴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上層建築是經濟基礎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現,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表現在: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觀念的、政治的上層建築都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的。原始氏族社會以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費的關係爲基礎,社會秩序由氏族成員按歷來習俗進行調整,因而沒有專門的武裝集團和暴力機構這樣的政治上層建築。隨着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產生了以私有觀念爲核心的觀念上層建築。爲了維護統治階級在經濟上的利益,鎮壓被剝削階級的反抗,相應地形成了以國家政權爲核心的具有強制手段的政治上層建築。每一社會形態的上層建築都是適應自己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層建築一經產生便具有相對獨立性,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和一定的歷史繼承性。政治上層建築表面上表現爲一種凌駕於社會之上、脫離社會的獨立力量。觀念上層建築,特別是哲學等意識形態距離經濟基礎比較遠,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經濟基礎的要求。但它們歸根結底都是由經濟基礎所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