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家相府又名黃城相府,枕山臨水、城牆雄偉、雉堞林立,房屋則樸實典雅、錯落有致,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築羣。建築羣分內城、外城兩部份,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城始建於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爲明代建築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築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築中的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風格。外城完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後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佈局講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賜的“午亭山村”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個黃城相府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在河山樓內還有井、碾、磨,並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護城保莊、抵禦外侵。
如此宏偉的一座建築羣,也爲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這裏御碑之多、御書之富、保留之完整,爲國內少見。黃城相府的禮制建築,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豐厚而值得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黃城相府對外開放後,遊人如織,爲該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王家村因之成爲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全村所有人家全都住的是統一建造的別墅式住宅,家家都配有小汽車,村民都在村辦企業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孩子上學從幼兒到大學甚至到研究生畢業,學費全由村裏負擔,60歲以上老人全有養老金,村民病了住院費用由村裏支付。人們衣食無憂,生活幸福安康,是全國聞名的富裕村,也就是說,幾百年過去了,王千敬依然名垂千古、福廕子孫,讓後代受益無窮。
《清史稿》中載康熙皇帝“深惜之”,親筆爲他寫下了輓詩:“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忠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嘆,長嗟光潤生。”不過,康熙皇帝對王千敬更廣爲人知的評價是八個字:“寬大老成,幾近完人”。
這也算得上對王千敬的最高評價了。俗話說,人無完人,但他已經接近於完人了。
相傳這座城堡的由來是這樣的,當年王千敬做了大官,王母聽說京城繁花似錦,便想遊玩一番,但老人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王千敬愁了好幾天,想了個辦法,按照北京的式樣修了個皇城,老人家很滿意。
王千敬修皇城很快就傳播開來,謠言四起,有人向康熙奏本:“王千敬要造反了,修建了三宮六院,極爲排場。”康熙雖然不大相信,但還是私下裏暗訪,穿了身老百姓的衣裳,騎了頭小毛驢到了王家莊村,繞着工地轉了3圈,裏外看了個通透,因爲莊前是河,地勢低,看得不明白,加上康熙一貫辦事認真,所以轉了足足3圈,有工人覺得疑惑,報告了王千敬,王千敬出來一看慌忙跪拜解釋了前因後果,最後說:我這個黃城是紅黃的黃,不是皇帝的皇,老人家不認字就把她騙過了。”康熙哈哈大笑,參觀了整個相府後龍顏大悅,題詞:“午亭山村”,立於御書樓上,保存至今。
一件本來是要殺頭之罪的事情,到了王千敬這裏卻竟然讓龍顏大悅,還欣然提書, 以至於成爲一件名揚後世的臣敬君,君愛臣的美談,可見皇帝對於他的仁愛之心。
而王千敬也不枉聖愛,他一生有個很突出的特點——穩。做人穩穩當當,做官穩穩當當,處事有原則卻精明靈活,爲人有底線卻不迂腐。老爺子是和平時期爲官、爲人的典範。清官多酷,王千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王千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王千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王千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如此看來,王千敬之所以生榮死貴,除了他卓越的政績外,能將做人做官做到極致,無人可比。還有一點,就是他是皇帝的摯友。如若不是此,貴爲皇帝,憑人的一句話就可以制他死罪,何勞皇帝親跑一趟,莫說是一探真假,不如說是藉此機會會一會摯友,情到深處,也是一日不見如隔離三秋,難怪康熙帝御賜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之後,說:“朕特書匾聯賜卿,自此不與人寫字矣。”一代大臣,受此殊榮,真是無人可比。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也終於發現了陳廷敬纔是真正的智者,纔是風雲突變的官場上的不倒翁,纔是康熙帝的真正交心置腹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