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千敬是陽城人,與蘭山縣相距不過幾百公里,王張二人同在朝中爲官多年,彼此也相交甚厚。二人同朝爲官、地位同樣顯赫,身後卻相差甚遠。
王千敬由於是康熙的老師,一生中輔佐他成就大業,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在康熙登基後,又輔佐其成就大業,亦師亦友,公私兼顧,已經滲透進了他的整個人生。而張兆雖爲恢股之臣,秉公無私,雖也爲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從個人感情方面,二人在康熙心目中的位置就相去甚遠,這也造成了兩位同鄉雖同朝爲官,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局。
也正是由於這座氣勢宏偉的皇城,幾乎是同一時代的、相同等級的官員,在多少年後,影響力與如此的不同。
張兆後人與王千敬後人也是無法比擬的,張兆後輩中無人入仕,而王家則“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一個人在世時風光無限,身後還得有人能爲你張羅,爲你揚名,這些都需要後人和親信能到了一次的層次,纔有能力爲之,這就需要你在風光之時的培植與扶持,才能使自己聲名得以延續,張兆雖然一生坦坦蕩蕩,但後繼無人,也無什麼家產留於後人,揚名留後世,他卻過早地被歷史遺忘,這可能也是他老人家沒想到的,李陽想,如果張兆能夠重生,看到今日他與王千敬的結局如此的不同,不知他是否會後悔不已。
雖說無欲則剛,但人兩手空空離去,對後人,對身邊跟隨過自己的人,對自己畢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李陽禁不住在心裏感嘆,這就是會做人做做官與一味的愚忠愚廉的結果,與王家恢宏的建築羣相比,這樣一位位極人臣的相國卻幾乎沒留下任何可供後人憑弔的實物,故居早已頹沒在歷史深處,只有與故鄉隔湖相望的墓塋靜靜地躺在那裏。李陽看着眼前兩座概括了他一生的墓碑,感嘆道,國人一輩子熱衷於治辦房產,或許,這用另一種方式證明了,這也是不動產房屋的魅力所在。
所以,兩相對照,張兆與王千敬相比,就有些太過平淡而不被人記起了,這就讓一些參觀的官員感嘆,人不能太低調無私了,事要做,但更要會做,廉潔要講,但不可讓自己赤手空拳。這也是後來李陽說起自己的感嘆來關部長說的。
李陽信步上了小山坡,放眼望去,蘭山縣青山連綿,一望無際,人一旦置身戶外,心情也會隨之開闊起來,李陽順着曲折的林間小路漫步,少了世間的喧囂,只有滿目的蒼山翠色,鳥鳴流水,讓人心曠神怡,將心中的一些雜念拋在一邊。
信步之中,似乎聽到有蔌蔌之聲,李陽抬頭一看,一個女子就出現在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