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湔江堰市還可以開發的旅遊區,有城關擂鼓坪、虹口、龍溪、趙公山等山地區。遲書記想的等市上財力物力,積攢到一定程度再逐步進行開發。由自己的任期全部幹完不可能!歷史證明建成一處上規模景區,要幾十年的時間纔行。好在清城後山景區建成後,有不少外地或省上、成都市的部單位,來買地修賓館等旅遊設施。就這樣再過些時候,良好的效果一定能夠顯現出來。
聽遲書記說前任政協主席老張退休後,自己發揮餘熱搞了公司。和湔江堰市駐北京、廣州辦事組經常有聯繫,辦事組爲老張的公司牽頭。已經辦成好幾筆生意,聽說效果顯著業務很廣。我偶爾見到60歲出頭的老張,春風吹又生僅似的,在機關上走動和人交談等。至於他的公司有些什麼業務,因我自己工作忙不能去打探。
按照發展旅遊的思路,遲市委書記新的任期剛開始,就辦成3件象樣的事。一是省上投資,在清城後山建成王小波、李順紀念館。這件事筆者將在後面的章節,向閱讀的人詳細介紹。二是成都投資將城區擂鼓坪建成玉壘山公園。三是在市委招待所即柳河賓館,修建了地下兩層,地面上12層的大樓。
其中玉壘山公園佔地400多畝,爲中國距離城區最近的森林公園。湔縣先是將城關擂鼓坪一帶,作爲景區圈佔起來,形成以城隍廟爲中心的玉壘山公園。湔江堰市後2000年又將離堆公園、安瀾索橋、二王廟連爲一片,搞成幾平方公里的大景區。不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還是分開的幾個景點。
我從宣傳部的圖書資料還了解到:有神仙都會美稱的湔縣剛解放的時候,全縣城鄉共有40多座廟宇。合作化後社會經濟停止不前,除了清城山、二王廟、等國家管理的景區、景點之外。其餘廟宇差不多都廢除掉了,有的還殘存着地址,有的連地址也不在了。改革開放後社會經濟恢復發展,民間有信教的將部分錢財,捐贈給尚保存着的廟宇。這樣靠自身力量,也靠各鄉鎮、村組的支持,有的廟宇又恢復起來。這些自己恢復重建的廟宇,許多還氣勢輝宏,如般若寺、團林寺、圓覺寺等。總之國家、集體、廟宇自身,幾方面的力量彙集在一起,爲湔江堰市的旅遊發展,開拓越來越廣闊的前景。
宣傳部下屬叫宣傳口,有教育、文化、文物、醫院、衛生、電影、電視、報社等等10多個單位。這時候的單位主要是過去留下的,其中文物局是新產生的。那是因爲湔江堰本身就2200多年了,這裏又是神仙都會寺廟衆多,相關的文物古蹟也多,所以從文化局分出來一個文物局。報社是改革開放後纔有,主辦一份每週三期的《湔江堰報》。地方報刊能量很大,主要是宣傳市委、政府的大政方針政策。另一方面的作用是,青年幹部如果能這報上幾次露面,很容易得到組織部和相關領導的重視。有些同志就是通過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走上市內外領導崗位。
我1971年即來當年的縣革委上班,當年整黨建黨恢復縣委,1973年才恢復縣委辦公室,和各部委工青婦機構。再後來1983年黨政分家,縣委一攤子分成縣委和政府兩套人馬。我先是幹交通員半年,主要是騎自行車去各鄉鎮送信、送文件。後來又當打字員8年,其中1977年因縣公安局工作忙,還去幫他們打字一年。對機關上的人事都比較熟悉。和我一起打字的一位姓貢的女同志,姑娘的時候是縣上數一數二的美女,中年以後仍然一表人材。黨政分家她在政府辦公室,不久任行政科長,聽說工作幹得不錯。她愛人在部隊提升爲連級幹部,因此幹12年之久才轉業回來。
部隊同志每年要回來探親,她也要每年去部隊。20世紀70年代交通很不方便,女同志探親乘火車,有時要半夜三更纔到成都站。有了孩子後也是這樣,再帶點東西困難可想而知!好在機關上一位姓駱的駕駛員,樂於助人只要是貢女士探親,他一定克服困難,用自己駕駛的北京吉普車接送。如果和領導用車發生衝突,駱師傅會以修車爲理由搪塞。貢駱兩家關係很好,貢女士的愛人從部隊回來後,兩家人還結爲乾親家。
只是貢任政府辦公室行政科長後,駱師傅對這時候的申市長頗有怨言,甚至揚言要抖申的肉!黨政分家後駱師傅也分在政府。這種情形下申市長只好設法,通過市委組織部,將駱調離政府機關,到附屬市公安局的城市管理辦公室。駱具體分管權力很大的人力三輪車工作,這時候一輛人力三輪車市場價萬元以上。但駱仍然不滿足,偶爾有對申市長不滿的語言流露。當然只是說說而已,此後的時間裏末見有什麼行動。(文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