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我自己而言?如果能夠再去處地方,應該去沙灣郭沫若的故居。郭沫若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羣的文化偉人。是四川繼蘇東坡之後,又出現的一位文化人物。5年後1993年,我來樂山參加省幹函院的會議,這才如願以償去了郭老的故居。據介紹此故居於1981年11月16日,郭老誕辰九十週年時公開展出。門前懸掛的“貞壽之門”,傳說爲清康熙帝所題寫。樂山沙灣背靠峨眉第二峯——綏山,在二峨山美女峯的南麓。面臨古稱沫水的大渡河,與大渡河交匯的青衣江古時名若水,這就是“沫若”名字的緣由。
因爲郭老的名聲,沙灣鎮獲得"綏山毓秀,沫水鍾靈"的讚譽之詞。沙灣老街上有現代民衆修的狀元樓,上世紀如果要評狀元郭老當之無愧!沙灣街道中段一院坐西向東,四進穿鬥木結構平房,這就是享譽中外的郭沫若故居。故居前傍沫水後依綏山,創建於清代嘉慶年間。後經逐步擴建,至郭沫若父親郭朝沛經營家業時,達到目前規模,共有大小房間36間。經過人們刻意的維修保護,今天這裏仍然保持着古樸的風貌。院內的綏山館,爲最向陽通風透光的房屋。把最好的屋子給老師住,足見郭家人尊師重教。
郭老4歲半啓蒙讀書於此,他的老師爲石達開的師爺!此人跟着石達開多年,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大渡河兵敗能全身而退,實屬少見的能人之一。郭家藏書豐富,據郭老自傳文章中講:他剛識字年僅幾歲,就翻遍了中國的幾大名著。1927年郭老參加南昌起義失敗後,經黨中央批准去日本自己愛人家,潛心著學10年!正是實踐和理論相結合,造就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代大家。沙灣大渡河邊有郭老的青銅塑像,前往瞻仰的人都肅然起敬!遺憾的是郭老骨灰埋放地,在山西昔陽大寨虎頭山。這是老人家1978年6月去世時,家人按他的遺囑辦的。在當年的政治氛圍下,這樣做也沒有什麼;只是留給現代人和後人,無限的遺憾而已。
時下網絡上,有些不尊敬郭老的文章和言論。試問現在不是流行穿越嗎?如果那些咒罵郭老的人,穿越到當時的年代。他們能夠比郭老做得更好麼?這些人現在如此好的條件下,也寫不出象樣的作品。如果回到當年,他們將更是無所事事。
回頭說1988年的這天,車上的都要去五通橋?我問明老徐他也同意,我只好答應照辦。我問充當售票員的女車主,去五通橋有多遠?她說不遠就21公里。我和她商議如果去的話?應該加多少錢?我們車上41人,每人1元行不行?她和丈夫駕駛員商量後同意了。女車主還說如果買票去,來回要兩元錢還沒有專車方便。車上的人都笑了,我向大家每人收1元錢,共41元交給女車主。
大巴車沿着岷江邊向五通橋駛去,不到1個小時五通橋鎮到了。駕駛員把車轉彎掉頭,停放在丁佑君紀念館附近。不湊巧的是今天下午閉館整頓,大家只是門前用各自相機照了些像。我心中對這位青年女英雄充滿敬意,我們來過表示心跡也算不虛此行。從這裏能望見岷江上的一道大橋,4座橋墩把寬闊的江面分成5孔。不知是否有五通橋的寓意?
江面有輪船通過,貨船客船都有;和長江上的相比,這些船個頭上稍遜一籌。我因此萌發乘座客輪,從這條江下到宜賓的想法。前面說了5年後我又來樂山開會,真的抽空買船票從這裏登船。經犍爲縣、宜賓縣去了宜賓市,航行160多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在宜賓大街上的軍分區招待所住一晚上,第二天乘火車到成都再回湔江堰市。1993年的時候宜賓合江門,即金沙江、岷江、長江匯合處,還是一片明清建築古典居民區。我自己拍照留下的照片上,有搬罾的人在此捕魚。這裏可以看到金沙江水,比岷江又大幾倍。兩江匯合後的長江,這時候才真正顯示出,波濤滾滾一往無前的氣概!金沙江水有些昏濁,當地人叫昏水河;岷江水清澈,當地人叫清水河。有可能水土的原因,感覺上宜賓的姑娘特別美!20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四川搞過幾次選美,好象都是宜賓的姑娘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