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部長又問上清宮山門上,蔣介石題寫的“上清宮”是怎麼回事?
我按知道的回答那是1940年題寫的。文史資料載:清城山知客師易心瑩,在天師洞接待蔣介石,請蔣爲剛竣工的上清宮山門題寫匾額。蔣欣然應允提筆飽蘸墨汁,先寫下“上清宮”三個正楷大字。接着又在《時賢文綜》簽名簿上,題寫了“無極而生太極”六個正楷大字,落款“蔣中正,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但是據我們湔縣縣委宣傳部字寫得很好,已退休的王維熙老人說。“無極而生太極”幾個字是蔣寫的,“上清宮”三個字是蔣的祕書代寫的。兩件題詞的風格大不一樣,蔣的祕書字還要寫得好一些。兩件墨跡都在我們湔縣文管所,現在爲國家一級文物。
許部長問王姓老人的字在那裏有?我告訴說:“清城山”、“伏龍觀”、“離堆”三處的字,還有《湔江堰快報》的報頭,都是王維熙老人寫的。公園門口“離堆公園”的牌匾落款爲郭沫若,但實際上是王維熙老人家,從郭沫若的題詞裏臨模下來的。許部長聽了後也認爲,王姓老人的字寫的很好。他叫我找了份《湔江堰快報》,帶回去欣賞報頭上的字。接着他問文化大革命,蔣名字落款的字爲什麼沒有毀壞掉?
我也按自己知道的回答說,清城山的道家想了辦法才保存下來的。他們把廟上原有題詞都用石灰抹了,外面寫上毛主席的語錄。那時候誰敢破壞毛主席語錄?“上清宮”三個字也是外面抹上石灰,請湔縣副縣長——書法家楊子長重新題寫的。現在把石灰去掉,裏面的原封原樣顯現出來。
許川聽了後說羣衆中,有很多聰明才智的人!他還講北京1954年,修天安門廣場時他聽到的一件事。廣場上現毛主席紀念堂的位置,有一處叫大清門的建築。民國初(1912年),人們打算將前清的“大清門”改爲“中華門”,以此來慶祝辛亥革命勝利一週年。然而原裝的“大清門”石匾巨大,重新備料費時、費錢、費力。所以又有人建議,把這個原裝的“大清門”石匾翻過來。直接在背面刻上“中華門”三個字,重新刊上去就行?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好,採納了這個建議。然而當大家興沖沖地取下石匾,才發現背面竟然刻着“大明門”!原來當初清代匠人,早就在反背上刻了“大清門”。清初由於清軍對漢族和各族人民野蠻屠殺,羣衆中有很深的“反清復明”傾向。這件事如果被清代的皇帝知道,工匠們都要掉腦袋!所以1912年的時候,人們趕製了木頭新匾“中華門”掛了上去……,聽許部長講話吳部長也笑了。
兩位領導還談到工作上的一些事情,當時四川按上面佈置,在省、市(地)兩級組建了講師團。但上海市委宣傳部沒有設立這一機構,許說上海不搞講師團是一失誤。現在四川各地(市)都有講師團,省委宣傳部下屬的講師團,就有60多個人、好幾輛車。他依託講師團辦一所大學——四川省幹部函授學院,專門解決幹部的學歷問題。下一步如何辦?省委、省政府正在規劃。
這時我們縣宣傳部領導、和縣委領導一道進屋,他們都向許吳兩位領導和客人問好。幾個人握手後又暢敘一會兒,下午3點過許部長等人才離開。送他們走的時候我看到,許的尼桑車是雙色的,車頂醬色、車身深灰色。(文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