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的菸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醫院的日子是很難過的,縱然有美女在側,也是有苦說不出。雖然男女雙方都曾赤裸相對,深入交流,但是長時間躺在病牀上想要下地活動,由一嬌柔女子扶着全然不對勁,看着顯露委屈的臉,簡直是有力使不出,有氣不能放。最後也只能忍着,慢慢適應。
赤木剛健也來看過他,見他恢復之後,寒暄問候之後第一句話就是問他,爲什麼要向自己開槍。陳伯康苦笑着對他說,如果不這樣做,這樣的情況何時纔會結束;等他出面幫自己調解,說不定自己早已命喪黃泉,人鬼兩途了。
面對陳伯康的坦然相告,赤木剛健是張口結舌,無言以對,默默承認並接受這個事實。陳伯康不願過多的在此事上解釋,當即告訴他自己對他的幫助非常感謝,對能有他這樣的朋友感到高興,希望以後能有機會予以報答。
赤木剛健對陳伯康的語言和態度非常開心,這是兩人交往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同自己這樣說話,而且還是誠心的以朋友的身份對自己說,爽快的約定等他出院以後在一起相聚,然後才離開了醫院。
面對無聊的悠長時間,除了喝點喫點東西的時間,再刨除掉睡覺的時間,陳伯康覺得萬般的煩躁,想起劉春茹曾經帶給自己的書,便讓陳曼麗專程回去一趟幫自己把書拿過來。
有了書的日子,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陳伯康不知疲倦,如癡如醉的沉浸在看書的知識和認知的醒悟之中。
書的內容讓他驚訝、激動、興奮、惶恐、嚮往,感受到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慾望、一種熱情,讓他渾身熱血沸騰,充滿了一種想要加入到他們中去,成爲其中一員的渴望。
陳伯康回想着書中的人物,言論,無意識的輕輕的摩挲着書的封皮。這是一本由美國記者,名叫埃德加·斯諾寫的紀實性報道文學,書名叫《西行漫記》,1938年2月在上海由十幾位知名人士聯合以復社名義出版的全譯本。通過封面的英文,才知道這本書的原名是《紅星照耀中國》。
對這本書尤其是開篇的序言,他記憶猶新,你可以把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全部歷史看成一場宏大的巡迴宣傳。他們要保衛的與其說是一種思想的絕對正確性,毋寧說是這種思想存在的權利。
書中描寫了許多形形色色的黎民百姓。從火車上偶遇的老者,到飛奪瀘定橋的敢死隊隊員,還有穿得破破爛爛、頭上拖着辮子的農民,這些普通人的羣像組成了延安真實鮮活的生活畫卷。明確說出了厭煩了國民黨對紅軍做的詆譭報道,渴求真實的東西。作者還說,有時幾乎不能相信,只是由於這一批堅決的青年,有了一種思想的武裝之後,竟然能夠對南京的千軍萬馬進行了羣衆性鬥爭達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