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的菸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還詳細的敘說這些故事是中國革命青年們所創造,所寫下的。這些革命青年們使本書所描寫的故事活着。而且從嚴格的字面上的意義來講,這一本書的一大部分也不是作者本人寫的,而是毛某某、彭某某、周某某、林伯渠、徐海東、徐特立、林彪這些人--他們的鬥爭生活就是本書描寫的對象--所口述的。此外還有毛澤東、彭德懷等人所作的長篇談話,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辭,解釋中國革命的原因和目的。還有幾十篇和無名的紅色戰士、農民、工人、知識分子所作的對話,從這些對話裏面,讀者可以約略窺知使他們成爲不可征服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慾望,那種熱情。
對兩個地區的農民生存狀態,書中沒有把國民政府和共產黨的政策進行直接的比較,而是通過農民自身的親身經歷與他們的意見強烈的地反映出了農民將紅軍與共產黨“當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徵”。
同樣在書中對兩黨領導人進行了描述,包括他們曾經的個人歷史,並客觀的作出了評價。比如共產黨的毛澤東曾想去學習製作肥皂,朱德曾有三妻四妾,賀龍原是“土匪起家”;而國民黨的蔣委員長也並非平庸之輩,在西安事變後他十分冷靜的進行各項和解舉動,斯諾稱之“真不愧是一個善於政治韜略的天才。”書中引用了大量的資料,包括國外專家的調查,國內外的新聞報道等,通過事實來說話,突出體現這本書的真實、客觀的可信度。
最讓陳伯康感到震撼的是,這個叫斯諾的作者用毋庸置疑的事實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着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甚至照耀世界。
心嚮往之,這是陳伯康的第一個反應。書中記述的內容讓他不能不相信,同劉春茹,錢先生所說的一般無二,再加上文中的所引用的報道和事實,正面客觀的表達了一種理想和一種精神,以及描述延安的一個現實美好的社會現狀,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他知道這本書不管在淪陷區,還是在國民政府的地方都是一本禁書,一旦被查獲,特別是軍統內部人員,必將受到重處,甚至予以處決。但在這裏,陳伯康不禁心中冷笑,看什麼書由我決定,無論任何人,任何黨派、任何政府都不能決定我的自主意識!
他的心依然衝動,或者說是一種嚮往,充滿了激情,燃燒的激情,迫切的想要去看看,去見一見那些人。但是衝動之後,他又感到害怕,膽怯,不是因爲別的,只是他的身份--一個軍統特務,讓他彷徨不定,上下起伏。
陳伯康知道自己看到了一種光明,一條大道,知道這個光明還很弱小,若影若現,也知道這條大道彎彎曲曲,崎嶇不平,路途佈滿了荊棘,行走艱難,更清楚的知道會有人在這條道路上倒伏不起,流血犧牲,正是他們對這種精神和力量的信仰讓他內心受到如狂風巨浪般的衝擊,極大的打擊了他的思想。
想到曾經對劉春茹說過,共產黨可能會奪取天下的話,而在內心僅僅把他們當做李自成般的人物。當初這句話也許只是一句戲言,或者一個安慰,甚至一種敷衍,但看了這本書後,如今的他完全相信了自己說的話,但自己卻有種邊緣人的感覺,鬱鬱寡歡,望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