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陳和數家中告辭出來,凌志不願看到陳父做如此艱難的抉擇。陳和數沒有知覺,然,凌志認爲,或許他們父子倆有特別的什麼溝通方法可以商量一下。此種溝通,不是醫學上通用的任何一種。僅僅是血脈湧動中,骨子裏屬於父子的那種相當默契的靈通吧。
同李璇美出去調研前,凌志曾派人來小王莊瞭解過陳家的實際情況。陳母在省城醫院打工,那是陳和數經常仍需去就醫的一家醫院。醫院也是看在這一家人身背冤情太可憐的份上,纔給了陳母一個打雜的工。一來可以補給家裏院內陳和數的生活和醫療開支。二來也便利陳和數就醫。
陳家只有這麼一個獨子。俗話說,母親是家中內務整面天。陳母常年在外,老陳家兩個男人就靠着親戚家接濟點人力物力,幫襯着過沒有女人的日子。
凌志今個親來,體會到這家人的難處,比預料之中的還要不易。尤其當陳父很是擔心百年之後,撇下這樣一個無以自理的兒子,如何是好?
那一刻,凌志彷彿亦感同身受,不甘地料想到,陳父大約會選擇何種了結方式。有時,現實最好的解決途徑,未必就是最對的。只不過是一對矛盾體,而已。
如此艱難家境,陳父也未急於抓住凌志帶來的選擇題。可見,大王莊石平生的那些鄉里遠親們,這些年將人欺負到何種程度。
人性若是缺失約束到了:我就是欺負你了,又怎地?被壓迫者保不齊還得在公理與現實之間悲悽的徘徊。
生活畢竟不是影視劇作《秋菊打官司》。陳父自己可以爲了追求一個“理”,卻不能不爲兒子日後打點。若是能給親戚家兩個小子,解決個正式工作。多年後,家中只剩下陳和數一人時,這兩家親戚總不至於熬湯時不加一瓢水,將兒子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