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白水村有幾口很大的魚塘,有兩口是屬於劉子遙所在劉家組的,每年都可以分到很多魚,加上田裏收穫的以及河裏漲大水捕來的,劉家其實一年之內有很多魚。在劉子遙家裏除了劉父喜歡喫魚頭外,而劉父卻一天到晚在鎮上上班,難得在家喫飯,於是很多活蹦亂跳地新鮮魚被劉母製成了魚乾,製成魚乾之後還被劉母用米糠燻一遍變成燻魚。
魚變成了燻魚那味道就不一樣了,變得非常好喫,遠遠脫離了魚味道的範疇,加上是用米糠燻的,在喫得過程中有一股淡淡的糧食味道。
劉子遙記得在外地求學之時有一次劉母替兒子做了兩罐魚乾,魚乾裏還加了大蒜蒜跟辣椒,劉子遙當時沒當回事帶到學校宿舍,他把兩罐魚乾放在宿舍的桌子上竟然被室友們喫光了。劉子遙當時沒這個概念,因爲他看外面超市裏也有那種醃製的魚乾賣,他以爲全國的魚乾都是用白水村的方法醃製的,直到那次過後,他才發現外面超市裏的魚乾根本不好喫,也不知是用什麼方法醃製的,總之很難喫。
那次過後,室友們每次見劉子遙回老家,都託他一定要帶魚乾過來,他們甚至願意給錢,有多少要多少。
劉子遙從沒想過白水鎮的食物這麼受歡迎,竟然每次都令室友們流連忘返,之後劉子遙邀請了幾個同學暑假到白水村做客,沒想到他們來過一次之後,還不斷嚷着要來,最主要他們是想喫白水村裏自制的一些美味食物。
若干年後,劉子遙有看到《舌尖上的中國》這個節目,很可惜這個節目沒有錄製永春的美食,甚至劉子遙所在省份的美食都是一筆帶過,這不得不說很是一個遺憾。
劉母自從掌握了醃製魚的這個方法之後,再也不用擔心家裏除了鯉魚之外的魚了,她把所有雜七雜八甚至不知道什麼名的魚統一用這種方法密制保存,反正自己兒子外省的同學多,再多魚乾兒子外省的同學都要,只需打包寄給他們就行。
在白水村裏其實家家戶戶都有燻魚的習慣,但每個人燻出的魚味道不一樣,但總得來說都不錯,劉母熏製的魚只是比其他人做得更好一些,首先是外觀上,劉母熏製的魚乾看起來嫩黃嫩黃的,看起來乾淨爽朗,整條魚完好無損,連一點皮都不會脫落。湊進鼻子聞一聞,味道撲鼻而來,用手去觸摸之時很乾燥,但又失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