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記得有一天早晨,王翠英給我送來半小碗半透明的稀粥,我當時也沒有看是什麼東西,就稀裏糊塗地喝下去了,暖暖地略帶點澀味,就這樣我一連喝了十多天,我發現傷口竟然慢慢地癒合了,就這樣我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後來,我才知道我每天喝的那半碗稀粥竟是王翠英的乳汁。這件事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沒有告訴任何一個人。大概是又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幾個重傷員基本都痊癒了,就在這時鬼子又來掃蕩,王翠英的女兒和幾個游擊隊員,爲了掩護我們傷員轉移,竟被鬼子抓去活活燒死了。
王翠英一家對我的救命之恩,我一直銘記在心,這件事一直激勵和支持着我,鞠躬盡瘁地爲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建國後我被調到福建去工作,我寫過十幾封信,也請求過當地武裝部查找,可是一直沒有下落。
文革期間我進了牛棚,這件事情就暫時擱置起來。七十年代後期我恢復工作,中央安排我到海南工作,我委託在龍長的一個老戰友,大概用了半年多時間才終於找到王翠英一家的下落。
原來王翠英一家因五十年代興修水庫,舉家搬遷到離南坳村五里地的一個叫柳條峪的小村子去了。
八十年代我來到省裏工作後,專門來到大梁山想與王翠英老姐姐見上一面,表達我對她一家的愧疚和感激之情,由於大梁山不通公路,車子走到一個名叫榆樹村的地方就無法再前行,當時距王翠英的村子還有五十多里地,我由於腿部一直有老傷,根本不可能走那麼遠的路,沒辦法就安排身邊的一個工作人員步行了一天一夜,前去表達我的謝意。”
唉!直到現在我感到遺憾的是一直沒有了卻我和恩人見上一面的心願。”說到這裏,老人面色愧疚的低下了頭。
于光遠聽到這個故事,默默地流下了眼淚,他說:“老首長,我今天就是專門爲大梁山修建公路的事而來找你的。爲了使大梁山十多萬羣衆早日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經市委研究決定修建大梁山公路。經過科學規劃,決定修一條貫穿大梁山南北的交通大動脈,計劃需建設資金十一個億。
老首長,你也知道,目前龍長市是全省有名經濟欠發達地區,底子薄,欠賬大。讓我們一下子拿出十幾個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經過反覆覈算,還有五個億資金缺口。今天我也是下了很大的決心來求你出面,幫助解決這筆資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