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嗎?這樣的話……龍先生,我們都是嚴老師的朋友,還是不要藏私爲好。既然大家有緣在這裏見面,不請教幾句,未免心有不甘。您說呢?”老闆娘的話說得很委婉,但也很執拗,大有強人所難之勢。
我無奈地搖頭:“既然這樣,我就姑妄言之,二位爺姑妄聽之。按照敦煌史志記載,最初發現反彈琵琶圖時,樂工認爲,這種彈奏方式極其反常,根本超出了人類肢體掌控範圍,奏出的音調想必也不符合格律。之後,終於有人苦練奇技,掌握了要訣,遂將該邊彈邊舞的技法傳播開去。這幅壁畫開創了反彈琵琶的先河,將人類音樂家對古舞、古樂的認識再次刷新。”
那戴墨鏡的女子輕輕咳了一聲,然後又彈了彈指甲,老闆娘會意,立刻接話:“龍先生,剛剛您說的這些,都可以在其它渠道查到。我們想聽的是,是您的獨到見解。”
她對那女子十分恭敬,雖然之前說是“朋友”,但眼下來看,實際是主僕關係纔對。
“我的見解--”我向那女子深深地看了一眼,“正正奇奇,反反覆覆,既然有反彈琵琶,就會有正彈琵琶。按照古代樂工臨席演奏時的規矩,樂器正面一定是對着貴賓的,如果違反,一來貽笑大方,二來會遭到主人的嚴懲。所以,這個演奏規矩絕不可破。你們看,舞姬琵琶面對壁畫之外,就是因爲琵琶對着的方向也有客人坐着,她的表演和彈奏不是對着畫中人,而是爲了畫外人。”
這是我長期以來的深刻觀感,而非故作驚人之語。
假如舞姬彈奏時用後背對着席上嘉賓,那她距離鞭笞、杖責、砍頭就不遠了。要知道,莫高窟壁畫的形成年代至少在党項、西夏之前,彼時的國民風氣極爲剽悍,女子輕賤而男子高貴,奴僕低下而主人倨傲,一旦犯錯,不死也要脫層皮。
於是,我纔會得出結論,舞姬並未犯錯,而是座上貴客另有其人。
三年來,我查閱了大量敦煌歷史文獻,才得出了這個有理有據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