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液晶屏上的圖像開始變換,很快就出現了破舊不堪的莫高窟,與紀錄片中的情節一致。
很顯然,當時的隨隊攝影師一直將鏡頭對準草薙菅,他看到什麼,鏡頭也就能拍到什麼。
“我感到,這座開鑿在山崖上的石窟充滿了勃勃生機。”草薙菅的“自白音”又響起來。
他使用了“勃勃生機”這個詞來描述莫高窟當時的狀況,似乎大爲不妥。
畫面中,登上莫高窟的石階已經坍塌一半,剩下的臺階只能勉強供一個人上下;數個洞窟門口坍塌,只能用一頭綁着油氈的木棍頂起來;所有進入視線的木雕飾物也都殘缺不全,一大半隻剩基座……如此種種,跟“勃勃生機”沒有任何相關之處。
我看不到生機,無論是在眼前這塊屏幕上還是球幕紀錄片之中,我都只看到破壞與損毀的痕跡。
在那個時代,如莫高窟一樣的文化重地遭受洗劫的比比皆是,政府和鄉紳都已經放棄了對這些地方的保護措施,只顧獨善其身,無法兼濟天下。
我不同意草薙菅的想法,但心裏卻盼着他多“說”出一些什麼,以便於我去揣摩那“敦煌天機”隱藏的準確位置。
“112窟反彈琵琶圖”是草薙菅此行的目的地,如果將112窟定爲隱藏位置,那目標就實在太大了,總不能將整間石窟全都鑽透、拆除、分揀、過篩,從每一塊碎石、每一捧砂礫裏尋找敦煌天機的影子吧?
我很期待草薙菅能“說”出從經書中找到的線索到底是什麼,那麼,現在我就可以按圖索驥,找到那本經書,繼續研究上面的句子,修正方向,重新開始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