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懷疑,正是這種低等工匠的彌補,才讓反彈琵琶圖失去了最初的靈性,變成了目前我們所有人看到的這樣。
在這裏,我不想貶低反彈琵琶圖的價值,但平心而論,歷史上最初繪在壁上的反彈琵琶圖絕對不是目前的樣子,無論其所用顏料還是人物線條,都有修復嫌疑。
毫無疑問,我爲液晶屏上的反彈琵琶圖而着迷,立刻覺得,自己藏在樟木箱子裏的那些習作根本就是廢紙一堆。
“唯一能跟眼前這幅畫媲美的,就是被明水袖塗改過的那張--”我倏地警醒。
那幅畫曾引起宋所長的覬覦,當場就想攫走,被我嚴詞拒絕。
“是啊,是啊,在明水袖的敘述中,她與那位電將軍到達莫高窟的時間爲明朝末年,遠遠領先於草薙菅率領的日本盜寶團。她見到的反彈琵琶圖一定被草薙菅所見的更完整、更原始,所以--”我爲自己接下來的聯想而震愕,“所以那時候的壁畫具有將她吸進去的魔力,而現代人再想仿效明水袖遁入石壁,就成了緣木求魚、邯鄲學步的笑談!”
問題的焦點已經凸顯,壁畫雖在,卻已經物是人非,不再是古人畫下的那幅,其中添加了太多雜筆、雜質、雜思,再也無法彰顯其神奇法力。
我們質疑古人留下的那些神奇事蹟,以爲那些全都是無稽之談,卻忽略了事物外在、內在的種種變化。
畫面中,鑽頭已經對準了反彈琵琶圖的右下角,即將開始鑽探。
紀錄片中已經描述過,怪事就發生在這一刻,盜寶團甚至沒來得及起動發電機,就已經全體失去了思想,變爲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