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凌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原生態的東西在國內已經不容易,除非是專一開發的項目。楊通逸與劉子山談過後,這邊對這樣的產業也有理解,畢竟劉子山還要做市裏具體工作,平時跟下面區縣的幹部接觸很多,熟悉基本情況。其實,對社會現狀不太瞭解到,反而是那些躲在書房裏搞研究、在論壇高談闊論的假教授、假專家。這些人其實也是爲名爲利,做了biao子還大肆爲自己立牌坊。
當然,真正高層或不跟實際社情接觸的,也難以得知現狀。所謂調研,如今誰不知是怎麼回事?估計,搞調研的人自己也明白,下來一趟,走訪的目標都是先定了,說什麼下面早安排,該給什麼看同樣也安排好了。不足爲奇,如今的習氣就是如此,誰也不肯解開蓋子看一看真實情況。
超市琳琅滿目的貨品,真對人沒有害的那個挑出幾個品種?消費者已經習慣,被接受了,自然而然不覺得事態嚴峻,大家的心態是:大家都喫得,我怕什麼。
反而是更多的人鑽空子,利用一些人對食品危機的心態,將假商品做真品賣。比如紅心蛋危害更大,人工紅西瓜、人工紅西紅柿等等都是最常見的,對人有較大危害的做法,但超市也好、安檢部門、工商部門誰又出來制止這些做法?
與劉子山討論不過是一個意向,真正落實下去還要等市裏這邊發動、做工作,也要選一些適合做項目的地方。這需要時間來準備,楊通逸這邊時間雖緊,卻也是沒辦法。
回到家,老媽見他回來,說,“今天怎麼有空回來?”“自然是想老媽了,再有什麼事都沒有比看望老媽重要。”“油嘴滑舌的,跟誰說來的。”老媽笑起來,對兒子說這樣的話不管真假,都愛聽。
“爸呢。”
“在忙啊,你知道了吧。”“沒聽說什麼啊。”“你爸要去山江縣工作了,就這兩天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