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韻妙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走大王前幾天,村內會開展一系列的民俗活動。“請大王”,在八音班奏樂,鞭炮聲中將大王從各坊的大王屋處請出,在村中搭棚架安放,並設有香案香爐,供坊中村民前來上香。各坊人在村中祠堂進行掛花燈,一般是掛去年得子或結婚的白花燈和新人燈,新屋燈一般掛在各家竈頭或土地處。同時還有燒煙花、投花炮活動,大家出錢竟投花炮,價高者投得,投得者將在正月十八日走大王完後由獅子、八音送至得子或結婚的白花燈和新人燈家中供奉一年,至第二年送回大王屋。
“走大王”當天,村裏無論男女老少、婦孺幼童,以及四鄉八鄰的外嫁女及出外做工的後生們都會回來參加。全村傾巢出動,真可稱得上盛況空前。
當天中午飲宴後,一時許,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各坊老人們就會召坊裏的青壯男人到各坊集中,準備抬大王巡村。
“走大王”的吉時一到,一通鞭炮聲後,在醒獅的引導之下,由一對“先鋒仔”(開路的先行官)和“清道旗”開路,按歷史上走開的“大王路”在村中游行。
每到一坊,皆有“神臺”供候,上面擺滿了糕點、水果、五牲、彩燈以及巨大的香燭。
擺於各坊的主要路口,當鑼鼓喧天的隊伍到達時,迎候的坊也會在坊前敲鑼打鼓,舞獅搖旗迎候。
一通鞭炮大作後,後面坊的走大王隊伍又跟着前面坊的隊伍,加入到走大王隊伍中去。
在集中了各坊的先鋒仔、清道旗、大王之後,經過了八個坊,繞村兩週半,路程約爲十公里後,隊伍到達最後一站———大王廟所在地,這時人們翹首以盼各路大王的陸續到來。
操場上,各坊舉起各式大旗、引導牌、旗幟鮮明的繪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等字樣的各式錦旗,從搖旗吶喊村民手中的錦旗可以看出村民們最樸實的願望。廣場上鑼鼓喧天、醒獅起舞,到處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場面十分宏大,人數多達上萬人。有句俗語稱“走大王,米缸半,尿塔滿”是對走大王活動盛況的最好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