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韻妙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拜祭結束後,還要舉行“上刀山”、“下火海”、“搶花炮”等活動。
所謂“上刀山”,就是爬木製刀梯,梯上安裝若干把特製的刀具;
“下火海”,就是在地上燃燒炭火,赤腳從火上炭上走過。
能“上刀山下火海”者,象徵勇敢、頑強、不畏艱險,也寄託人們消除災難的願望。
“搶花炮”則是事先把炮圈裝進炮銃,點燃後彈起的炮圈從高空落下,人們爭搶,寓意搶到好運。奪得者所在的村子,更是將炮圈視作聖物而悉心供奉,說是可以庇護族人,確保村民平安,日子越過越好。
每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置辦家宴,招待外嫁女和其他親戚、朋友。
辦家宴也不復雜,一般有雞鴨魚肉,再炒上幾個菜即可。如香菇、竹筍、西蘭花、荷蘭豆、菜芯、酸菜、茨菇等。“酸”粵語方言與“孫”同音、帶芽茨菇等暗喻子孫滿堂,丁財兩旺。
燒大炮的地點選擇較空闊的田間,中間搭個高臺,找根木頭或竹竿豎起,在遠一點的地方,豎着一根帶滑輪的長竹竿,專門用來燃放鞭炮的,周圍彩旗飛揚,十分氣派壯觀。
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團團圍成幾層。在這一批批、一撥撥的人流中,既有前來助陣的,也有前來觀看搶花炮的,再加上十里八鄉前來湊熱鬧的人,真正是盛況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