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1 (第3/6頁)
秀木成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若遇不決大事,或認爲摺子遞送不能很好解決問題的。皇帝能召開朝會商討;在朝朝臣也可以在三六九的常朝大朝當場上摺奏事。
反正說了這麼多,解釋的只是一件事:那大燕朝的相權和臣權也是不輕的,皇帝並非一言堂,三省宰相們可以各種渠道駁斥皇帝的。
但後來就不大行了,尤其進入神熙朝之後。
中書省的首席長官叫尚書令,等同前朝大宰相,不過這個職位後來被神熙女帝給撤了,換成內閣首輔。
神熙女帝在神熙六年藉口奏疏太多政務太繁忙,設武英殿內閣,讓門下省按神熙女帝的最初的朝議諭旨,將政務奏疏按種類一分爲二,分別送到內閣和政事堂的。
武英殿內閣內,設十六閣臣,同時撤了文仲寅尚書令之銜,他是政事堂的平章政事,同時委他爲內閣首輔。有多名平章政事兼任閣臣。
這樣看起來門閥好像沒喫虧。
但其實不是的。
因爲同時進內閣的,還有各衙部新提拔上來的青年閣臣九名,這些都是神熙女帝的親信。
近年來,在擁有批紅反封駁權的司禮監內事堂的配合下,漸漸的,這些青年閣臣在內閣佔據了主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