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子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伯伯自豪地告訴我,有文獻記載,在古時候,文韜武略的漢武帝劉徹先後六次來到萬榮祭拜后土娘娘;而其他時代的皇帝也經常來此祭祀,並多次將后土祠擴建。能引得歷史上如此多得皇上親自前來祭拜,不難看出后土娘娘多麼的尊貴!
雖然後土祠的地理位置確實有些偏僻,但千百年間,朝朝代代的帝王將相們都在這裏留下了數不清的足跡。正是因爲有着這些輝煌的歷史,現如的后土祠早已經是揚名海外。
當這位伯伯說到這裏的時候,我卻忍不住摸了摸鼻尖,內心竟有些慚愧,其實我自己就根本沒有聽說過後土祠。看來自己真的是涉世未深,居然如此的孤陋寡聞!
后土祠的位置並不算太遠,伯伯正介紹在熱頭上,吱吱呀呀的馬車一停,居然已經到地了!
此時的萬榮,比之前的忻州暖和多了。地理偏僻卻影響不了人們火一般的熱忱。整個空地上民衆川流不息,我一眼就看到了不遠處一道古香古色的山門!憑着我過人的眼力,看到門頂的最中央有一塊泛黃了的牌匾,上面龍飛鳳舞三個大字——后土祠!
可能是時間太久,上面留下了歲月斑駁的痕跡。我下車拜別了熱心的伯伯,當我想給他一些錢作爲報答的時候,他卻一牽馬車,消失在了人羣中。
此地世襲后土娘娘的意願,人人都是活雷鋒,我不由更是對后土祠充滿了好奇,隨着來往的人羣,跨進了山門。
整個祠院並不算太大,東西寬約百米,而南北進深也不過兩百餘米,祠內的建築似乎有些年久未修,發黃的牆壁上無一不透露出歲月斑駁的痕跡;當然,在這些破舊的建築後面,凸顯的確實千萬年華夏的人文氣息。
可當我再次細細品味此地時,卻發現與之前自己想象中的大爲不同。我沒想到,擁有着皇家祠廟氣象的后土祠,卻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我從來往行人的眼神中看出,他們根本沒有把后土娘娘當做是一個的尊貴無比的神祗,反而更像是在祭拜一位慈祥的母親。
可當我細細品味此地不一樣氣息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儘管歷史上,有許多帝王來此朝拜,無疑是增加了后土祠的幾分尊貴,但隨着歷史的推移,皇宮六院漸漸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中。后土祠隨着皇道的衰落,也終被帝王所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