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海貿 (第2/2頁)
前山小駱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歐洲各國在非洲、南美洲的殖民地爭奪仍然在持續,不過因爲華夏的航運進入了主要航線,海軍和海盜的海上行動大大減少了,因爲搶劫對象都上了華夏的船,所以爭奪變成了在陸地上血戰到底然後都用華夏的船運輸戰利品,從歐洲到殖民地華夏運輸的是人、武器,從殖民地到歐洲,華夏運輸的是金銀財寶和各種特產,當然還有華夏的各種產品,那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比如香菸、雪茄、打火機、香水、各種度數和口味的酒水,時裝、豪華馬車、手錶、收音機、自行車、食品、玩具、飲品,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華夏生產不出來的,成打的工作服、襯衣是各殖民地需求最大的華夏產品,當然還有彰顯英雄本色的高度飛仙了,已經炒出了天價仍然供不應求,而酒瓶上騎馬飲烈酒的騎士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英雄本色,一口飛仙!是全世界的通用語,漢語的普及在這裏沒有了通常意義上的難度!這讓李天也是非常無語,還可以這樣?本來想提高漢語培訓的考覈的難度係數呢,這下反而成了普及漢語的活教材了!
看來語言學習的難度是和學習者的人數成反比的,學的人越多,難度係數就越低!在歐洲一套華夏小學的漢語教材銷售價爲三個銀幣,當然是華夏銀行發行的銀幣,可以是銀的也可以是華夏的紙幣,當然其他國家的金銀幣按照兌換比例兌換後也是可以購買的,在歐洲只有華夏日報的銷售點有小學漢語教材賣!收入歸華夏宣傳部和教育部共同使用,反正都是推廣漢語和華夏的影響力!
華夏日報成爲了很多人研究學習華夏的一個重要工具,甚至有人通過撿別人丟在地上的華夏日報學習漢語,並且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還一舉加入了華夏的漢堡特區,成爲了華夏在漢堡的民用銷售代理商,這個叫漢斯的德國人成了一個傳奇,更多的歐洲人想通過學習漢語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管是到華夏或者留在歐洲能做什麼?反正比原來的生活要好的多不是嗎?
歐洲各大城市的顯着標識現在都是華記商行的大標誌--一匹華美的絲綢隨風揚起,因此華記也被歐洲人稱爲飛起來的商行!找到了華記就找到了華夏日報,因爲兩家通常都是在一起,而找到了華夏日報就找到了漢語教材和教師團,而這就意味着只要你還沒有餓死,你就有希望成爲歐洲的上流社會的一員!倫敦、巴黎、鹿特丹、漢堡、維也納……,各個大城市的華夏日報邊上都有不甘心的年輕人聚集,一邊幫着賣華夏日報,一邊學習漢語,白天在大街小巷穿梭,晚上在公園的長椅子上討論然後和衣而眠!
華夏從來都沒有這麼讓人嚮往過,漢語也從來都沒有這樣讓歐洲人心碎過,而華夏的影響力日益見長,這一切都還在加劇,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華夏的海貿成爲了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環,並且越來越多的人生活離不開華夏的產品,提供了世界上百分之四十左右商品生產的華夏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中心,是世界貿易中心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軍事強國!沒有之一!
華夏有能力保護自己的人員、財產、貿易、航線的安全,並且還能給其他的國家和百姓提供安全庇護,是一個上帝護佑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