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壯舉 (第1/2頁)
前山小駱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變蛟接任非洲戰區司令後,對非洲的南非根據地、東海岸港口游擊區、北部尼羅河根據地的人民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
南非特區根據地的部隊以山地部隊爲防守主要力量,進攻主力是十萬精心訓練的騎兵集羣,兩個軍建制,沒有滿編,民兵聯隊近百萬,人口七百多萬的南非特區現在包括南非、納米比亞、安哥拉這些地區,面積已經不小了,有幾個省那麼大,地形以山地、草原爲主,西海岸附近是沙漠,因此人民軍的構成以山地部隊爲主,騎兵集羣爲機動打擊力量,另外海軍在非洲南部轉角沿線有多個港口基地,陸戰隊一個旅七千人駐守港口,非洲艦隊的主力也在這裏駐守巡邏,空軍一個偵察機大隊(團級建制)和飛艇轟炸聯隊(旅級建制)在港口基地分別駐守,海軍熱氣球巡邏艦隊全天候監控好望角海域,可以說華夏核心圈的南部非洲的大門固若金湯。
北部尼羅河根據地是爲蘇伊士分割區、西亞根據地提供糧食的基地,防禦主力是沙漠部隊兩個師,邊防部隊兩個師,機動部隊是五萬人的騎兵集羣,另外吉布港口基地與尼羅河根據地已經有公路連接,吉布的陸戰隊一個師和騎兵一個師都是配有雙馬的快速機動部隊,並且裝備了大口徑火炮,可以沿着公路快速機動增援,並且與蘇伊士分割區不遠,與那裏的重兵集團可以迅速協同作戰,因此非洲北部的防禦也是非常穩固。
連接非洲南北的東海岸港口基地游擊區就顯得防守薄弱了很多,一些地方根本就沒有人駐守,只有依附華夏的部落聯盟或者土邦的武士偶爾巡邏一下,而最嚴重的是游擊區有幾個地方並沒有連接,有巨大的斷點空白區,這些地方的土着和歐洲殖民者正在激烈爭奪,而人民軍港口基地周邊游擊區的兵力有限,基本上都是以營連爲單位的山地或者沙漠部隊分隊,作戰也以游擊戰結合特種作戰爲主,不過由於華夏帝國不遺餘力的馴養馬匹,這些分隊基本上都是騎馬的快速機動分隊,裝備比普通山地或者沙漠部隊要強了不少,輕型火炮、輕重機槍已經普及,馱馬運輸隊讓地雷、手雷、彈藥儲備比正常情況充裕了不少!戰術執行能力和戰力大增!
沒有幾千人的集團進攻,游擊區的營連分隊可以說是不敗神話,但是殖民地近代化軍隊集結幾千人,集中進攻一點的話,這樣的小分隊是根本堅持不了的,彈藥儲備支持不住這樣規模的消耗,最後肯定是損失慘重甚至全軍覆沒都有可能!
這樣的話,非洲大陸上的游擊區防禦就被徹底打穿了,因此被動防禦肯定是不行了,主動出擊纔是上策,但是人口數量不足這時候成了制約華夏拓展進取的最主要的因素,要想控制這些斷點空白區,至少要遷移二千萬以上的人口進駐這些地區,投入且不說,時間上根本就來不及,雖然華夏把呂宋羣島、爪哇羣島和太平洋島嶼上的大部分土着部落都遷移到了港口游擊區附近,但是畢竟數量有限,根本不可能讓綿延萬里的非洲大陸從南北方向分割開,現在的形勢對華夏來說是不利的,對歐洲殖民者同樣也是不樂觀。
華夏缺的是人口,歐洲殖民者缺的是物資、藥品、經驗、武器、戰略戰術,混亂是非洲殖民地的基本特徵,只有英國、德國在贊比亞、坦桑尼亞、剛果地區的集中移民開發有了成效,並且開始建設鋼鐵產業和民用產業,組建殖民軍和殖民地政府,其他的基本上是混亂的,沒有統一的組織和行動計劃,沒有統一的殖民軍,各方混戰夾雜着與當地土着部落的衝突爭奪,低烈度高頻次的戰鬥天天在發生,搶劫、掠奪人口、殺戮天天在上演,因此有計劃的向東海岸推進並沒有出現,分散、零星的殖民者來到這些地區,搶劫土着也被其他人搶劫,生活朝不保夕,生命脆弱如清晨的露水瞬間即逝,因此華夏如果戰略、政策對路,可以很快整合這些分散殖民者的力量,加強游擊區的防禦,讓安全形勢大爲改觀。
曹變蛟與孫之沆、馬隨風一起制定了一次貫穿非洲南北的大膽軍事行動,並且組建了數十個歐洲移民工作團進駐東海岸港口基地游擊區,這些歐洲移民已經加入華夏十年以上,絕大多數是在華夏的小學、中學學習畢業的,很多還是講武堂、軍政學院畢業的政治工作部成員,對開闢建立根據地的程序非常熟悉,當然組織歐洲殖民者建立親華夏的殖民地也就沒有太大困難了。
1660年底,人民軍非洲戰區的部隊在南非、尼羅河特區、東岸沿海港口基地集結,移民工作團也隨之集結待命。
1661年元月十六日,人民軍在非洲大陸東海岸南北幾千公里的全線同時展開了巡邏清理行動,人民軍從南非特區、各港口基地出兵,兩兩對進,通過游擊區或者斷點空白區,將當地不肯歸附的土着部落驅趕到西面非洲腹地,隨後工作團跟進,收攏分散的歐洲殖民者和當地願意歸附的土着部落,沿着游擊區西面外緣建立集中的居民點,開展漢語培訓和思想改造,並且組織建立民兵聯防,建立基層組織,對整個游擊區或者空白區進行分片聯防,生產互助,並且提供短期的糧食物資補給,以工代賑建設邊境線防禦體系,住房、民用產業和一些必須的商貿設施、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