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都指揮使司下面設衛,長官爲“衛指揮使”,衛下面是千戶所和百戶所。
皇帝親軍上二十二衛,稱“親軍指揮使司”,不隸都司和五軍都督府。
換而言之,“衛”正常上面是“都”,但青鸞衛的全稱是“青鸞衛親軍指揮使司”,是直接隸屬於皇帝,所以沒有上面的“都”,自然也沒有“都指揮使”,只有“衛指揮使”,簡稱指揮使,正三品。
在前朝時,皇帝多半會以都督、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兼任青鸞衛指揮使,使其成爲一品、二品的公卿重臣。只是本朝已無五軍都督府和都司,故而青鸞衛的主官最高只能到正三品,權重卻位卑。
世人口中的“黑衣人”則是營兵,實行另一套官制。
其實最早時候,指揮使鎮守地方,總兵官是爲臨時職務,是大軍出征時的最高統帥。待到後來,衛所制度開始崩潰,總兵官成爲地方駐守最高武官,取代了指揮使的職能。
大玄朝廷在常設總兵官的同時又增設提督軍務總兵官,與巡撫平級,兩者是爲一州之內的最高文武官員,其次纔是承宣佈政使、提刑按察使、總兵官。
總督則是節制數州之地,掌握軍政大權。
因爲總督的全稱是: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總督某州、某州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故而總督既有巡撫的民政之權,又有提督軍務總兵官的兵事之權,是爲真正的封疆大吏。
張月鹿說的千總就是本地的黑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