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庸子夫稟道:“剛纔盧芳曾言,所奉爲國人之君,故不受先君之詔,既如此,臣請開外朝,致萬民,讓他們知道國人向背,知道究竟誰纔是國人之君,到時自可幡然悔悟。”
慶予猶豫:“會不會太早了?”
開外朝、致萬民,就是向國人詢政,上至天子,下至諸侯,凡遇兵危、遷國、立君之類大事不決時,往往開外朝、致萬民以詢大政。這是最後的解決手段,國人向背一出,就是最後的結果,別說卿大夫,國君都不能違背——包括下臺。
慶予剛接位,說實話,他對開外朝有些心虛,並無萬全把握。如果放在一天前,他毫無畏懼,甚至會滿心期待的力促此議,但此刻傳位詔書已經拿到手、成雙及核心黨羽已被圍困的情況下,反而不踏實了。
萬一真出了意外,國人對自己不肯擁戴,去向誰哭?這就是穿上鞋以後對光腳的會產生畏懼的道理。
因此,慶予詢問吳升:“卿何意?”
吳升同意開外朝:“君侯承嗣,正要廣詔國人,趕晚不如趕早,此其一也;成雙不服,重臣心疑,國中至今未寧,以民心向背促其歸順,消其疑慮、解其鬥志,保國中元氣,全君上仁心,此其二也;君侯之名,深孚衆望,盼君侯登位者,國人中比比皆是,君侯勿憂,此其三也!”
慶予思索片刻,終於應承:“開外朝、致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