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0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實際上是在暗示理性和信仰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前者解決現實問題,後者解決心靈問題——要注意,母親這句話,實際上成爲了pi後來一切行動的心理淵藪。”
“電影裏提及了兩人的背景:父親被現代醫學救了一條性命,所以他相信科學,代表着理性;母親傾向於宗教,代表着信仰。電影裏還特意強調,母親捨棄家庭跟隨父親,信仰是她與過去唯一的聯繫。”
“父親和母親的說法不同,少年pi面臨着抉擇。要理性還是要信仰,這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經典困境,少年pi最終做出的選擇是:‘我決定去受洗。’”
“也就是說,他選擇了後者,也就意味着他認同了母親的話。”
“但信仰需要的是虔誠,pi並非一個虔誠者,他是個泛神論者。成年pi的一番論述表明,他需要的是一種超自然的、至高無上的力量作爲信仰依靠。至於無論是上帝、安拉還是毗溼奴,並不重要。可以這麼說,他的意識裏,信仰的是信仰本身,而不是某種特定的神明。”
“對虔誠者,他選擇信仰是去解決問題。而pi這樣的人,他選擇信仰,只是爲了逃避問題。信仰對他來說,不是一個具體膜拜的對象,而是一個寄託,一個可以逃遁的空間。”
“這就是爲什麼,pi要講兩個故事。”
“一個幻想故事,可以天馬行空無所顧忌;但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必須符合現實。第一個故事裏有食人島,這是一座深海中的熱帶密林,中間生存着無數沙漠中才有的狐獴。沙漠和大海,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意象。”
“所以,第一個故事是pi所幻想出來的,第二個故事是真實的,是理性的。可pi無法解決第二個殘酷故事給自己內心帶來的煎熬,他只能逃遁到第一個故事裏去,把周圍的遇難者幻化爲各種動物,才能讓自己平靜——正如母親晚餐時所說,理性解決外在的,信仰解決內在的。他那一句‘我決定去受洗’,實際上就是自己決定逃遁的預言。”
“王導在這部電影裏,有兩種方式來引導觀衆巧妙地覺察到隱喻存在。一是預演。每一次大的行動之前,都會有一次小的行動作爲預演;二是讓本體和喻體反覆出現,強化兩者之間的關聯,然後通過構建喻體之間的關係,來揭示本體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