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那個文化底蘊深厚、文人墨客競相璀璨的宋代,諸多文化巨星猶如星辰閃爍在歷史的夜空。有吟誦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傳世佳句的蘇軾——世人親切地稱他爲蘇東坡;也有抒發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名震朝野的范仲淹。而在這星光熠熠之中,一位追隨朱熹,以弘揚理學着稱的弟子徐僑,正悄然走入我們的故事。
徐僑,字崇甫,來自浙江義烏那片富饒的土地,他的足跡跨越了宋寧宗和宋理宗兩代帝王的更迭,在朝廷中留下了深刻印記。作爲朱熹門下的得意高徒,他繼承併發揚了師尊“存天理、滅人慾”的學術思想,成爲當時備受推崇的理學大家。
某次,當徐僑受命調任廣東巡察御史,踏上新官上任的征途時,一段不爲人知的奇案即將揭開帷幕。途經一個名爲橫溪的偏遠所在,此地叢林密佈,深山環繞,即便陽光正烈之時,也讓人不寒而慄。正值八月酷暑之際,空氣中卻瀰漫着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肉惡臭。
就在這個看似尋常的路途中,徐僑敏銳的洞察力與深厚的學識積澱,將引領他揭示一場隱藏在橫溪深處的祕密案件……
徐僑,這位以洞察秋毫而聞名的巡察御史,在察覺到橫溪林間的異樣氣息後,憑藉豐富的經驗與敏銳直覺,果斷下令手下展開了地毯式的搜索。沒過多久,官差就迅速回報:在距離他們不遠處,隱藏在密林深處、被荒草枯枝遮蔽的一隅,赫然發現了一具被人倉促掩埋的屍體。
徐僑親臨現場勘查,只見那屍身穿着華貴的絲綢衣裳,後腦遭受重擊塌陷,血跡斑斑已滲透衣物,初步推斷死者離世已有數日之久。然而,儘管全身上下並無其他顯眼物件,唯獨腰帶上掛着一枚不起眼的小印章,卻如同破案的關鍵線索般躍入徐僑的眼簾。他定睛一看,印章上的內容令其眼中閃爍出喜悅的光芒,隨即對身邊下屬低語道:“這案子幾乎就要真相大白了。”
爲了防止屍體腐爛引發疫病,徐僑指示下人將死者妥善安葬。隨後,他嚴令衆人對此事守口如瓶,不得泄露半分風聲。
繼續踏上行程,不過短短十里之地,一行人便抵達了一座縣城。在妥善安排好縣衙官員們的覲見以及日常政務處理之後,徐僑向當地縣令提出了一個看似平常卻又暗藏玄機的要求:“我有意購買二十匹上好的綢緞,但初來乍到,對於本地市場並不熟悉。我希望你能通知所有經營綢緞生意的商戶,讓他們每家各選出一匹自家生產的各色綢緞送來讓我挑選。”這一舉動背後,實則藏着徐僑破解此案的精心佈局。
縣令聞聽徐僑之言,即刻調遣官差分頭奔赴城內各綢緞商鋪,逐一傳達徐大人的特殊要求。次日清晨,各色綢緞如約而至,每家商戶都將自家最上乘的綢緞布料及代售客商的代表樣品送進了衙門。徐僑親自動手,一匹匹仔細檢視,只見那些布頭上烙印各異,卻在其中發現了一匹特殊的綢緞——其上的印記與那日在林中死者腰帶上所見的印章圖案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