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光義並未因此罷休。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匡胤的四子趙德芳在睡夢中患病死去,他的離世更是離奇至極,彷彿是一場夢境中的噩夢。趙光義的手段狠辣而隱祕,讓人不寒而慄。
趙光義終究還是心慈手軟,未曾將趙匡胤的第三代子孫斬草除根,這也爲他自己的子孫後代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自那以後,趙匡胤的後代便如同懸在太宗子孫頭頂的一把利劍,時刻威脅着他們的皇位。每當有風吹草動,他們的神經都會緊繃起來,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脅。
熙寧八年,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冬日。北宋的首都開封,本該是一片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皇帝與民同樂,燈火通明。然而,宋神宗卻並未踏出皇宮一步。
他獨自一人坐在昏暗的宮殿內,面色沉重,眼前的奏摺彷彿成了他心頭的一座大山。他緊鎖眉頭,思緒萬千,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慮和不安。
究竟是怎樣的奏摺,竟能牽動皇帝的心絃,讓他情緒起伏不定?
那是一封匿名舉報信,字裏行間充滿了陰謀與詭計。信中,一個名叫朱唐的山東沂州(今山東臨沂)人,公然舉報同鄉的李逢企圖謀反。
正月十五的清晨,神宗皇帝翻開這份奏摺,眼中閃過一絲凝重。他的心跳瞬間加速,彷彿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握住。那份原本應有的節日喜慶,在看到這封信後,瞬間煙消雲散。連中午的御膳,他都沒有胃口品嚐。
爲何宋神宗會如此緊張?原因還要從趙匡胤的後代說起。因爲得位不正,宋太宗的後人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生怕趙匡胤的後人會來奪回皇位。這封舉報信,無疑在他們心中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