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十月十九日夜,月黑風高,烏雲密佈,北宋的皇宮內卻燈火通明。趙匡胤,這位四十九歲的皇帝,正與他的弟弟趙光義舉杯暢飲,兄弟二人談笑風生,看似一片祥和。然而,誰也沒有料到,這一夜,竟會發生一樁離奇至極的蹊蹺事。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皇宮時,趙匡胤卻離奇地暴斃在宮中,他的臉上還殘留着昨夜的酒意,但生命的氣息卻已蕩然無存。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朝廷內外引起了軒然大波。
隨後,趙光義順利登上了皇位,但關於他謀害兄長趙匡胤的傳言卻開始在坊間祕密流傳。傳言中,那一夜的酒宴上,趙匡胤與趙光義之間的對話充滿了暗流湧動,而燭影搖曳中,似乎還傳來了斧聲陣陣。這一切,都似乎預示着趙匡胤的離奇死亡並非偶然。
按照皇位繼承的規則,趙匡胤的皇位本應傳給他的長子趙德昭。這位二十五歲的青年,早已成年,智商正常,且從十三歲起便擔任貴州防禦史,擁有豐富的從政和帶兵經驗。他無疑是接任皇位的最佳人選。
趙光義卻成功登上了皇位,這自然引起了天下百姓的議論紛紛。他們不解,爲何趙光義能夠越過趙德昭,成爲皇帝?難道他真的如傳言所說,是謀害了兄長才得以上位?
趙光義聽到這些議論後,心中自然是五味雜陳。他明白,自己的皇位得來不易,也深知百姓心中的疑慮和不滿。
在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他的遺體被莊重地安葬於永昌陵。這片寧靜的陵墓之地,卻在一日之間被一位名叫苗昌裔的司天監攪動得風起雲湧。
苗昌裔,這位精通風水與星象的官員,一日登上了附近的山巔,目光如炬地俯瞰着永昌陵。他凝視着陵墓的風水佈局,突然之間,他的臉上露出了震驚之色,口中喃喃自語:“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
這句話在宮廷之中迅速傳開,如同一股暗流湧動。每一個字都如同沉重的石頭,砸在太宗趙光義的心頭。他聽到了這句話,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不安與警惕。他深知,這句話預示着趙匡胤的直系後人有可能再次登上皇帝寶座,這對他的統治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於是,趙光義不得不採取果斷的措施。他暗中佈置,開始對趙匡胤的直系後人進行打壓。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德昭,這位趙匡胤的長子,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自盡身亡,他的死因充滿了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