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烏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年終,忽必烈眼見斂財計劃失敗,對盧世榮的憤慨之情愈發強烈,於是詢問身邊的蒙古大臣對盧世榮的看法。這些大臣早就厭惡盧世榮的斂財惡行,連忙稟報:“最近新晉中書省的漢官議論紛紛,都說盧世榮已經認罪服法,每一條指控都證據確鑿,然而他至今仍在獄中享受‘特殊待遇’,白白耗費糧食。”
這席話點燃了年邁且肥胖的忽必烈的怒火,他當下下令將盧世榮押往鬧市斬首示衆,並讓人將盧世榮一百多斤的肥膘割下,送去御花園餵食那些珍稀的飛禽和水獺。
阿合馬的屍首便宜了野狗,盧世榮的肥肉滋養了鳥獸,這兩位“斂財鬼才”的結局竟然是異曲同工地慘烈。阿合馬風光了十九年,而盧世榮從上位到垮臺僅僅一年光景,真是天壤之別。
盧世榮被捕治罪,進一步激發了元廷中儒臣與財臣兩大陣營間的矛盾,雙方鬥爭愈演愈烈,不料真金太子卻在這場漩渦中成爲犧牲品。1281年,真金太子的母親察必病逝,兩年後忽必烈立弘吉剌氏的南必爲皇后。隨着年事漸高,忽必烈逐漸減少接見羣臣,南必皇后則開始頻繁處理朝政。爲此,江南行臺監察御史中有官員上書諫言:“皇上年事已高,應當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皇后不應過多插手朝政。”這類儒家式的觀點,在以往漢族朝代或許尚能接受,但在崇尚強權的蒙古帝王看來,無疑是極爲冒犯且難以容忍的行爲。
阿合馬餘黨的塔即古等人抓住這個機會,以理算爲由,迅速查封了御史臺的奏章,並將此事報告給了忽必烈。
得知有人慾迫使自己退位給太子真金,忽必烈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前往御史臺審查相關奏章。面對無法掩蓋的事實,御史大夫月律魯慌忙求助於丞相安童,兩人一同覲見忽必烈,詳細陳述了整件事的經過,並指出塔即古本就是阿合馬的餘孽,試圖利用此事陷害皇太子。在心腹大臣的勸解下,忽必烈的怒火稍有平息。然而,真金太子因數日內的恐懼憂慮,身體狀況急劇下滑,不久便因病去世,享年僅四十三歲。元成宗即位後,追封其父真金太子爲文惠明孝皇帝,廟號裕宗。因此,儘管儒臣派在朝廷內部暫時取得了優勢,但他們失去了核心領袖皇太子真金,損失之大,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