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遼東道宣慰使闊裏吉思和漢軍上千戶劉文中,都是有名的居士。而聶思托里安教卻告訴遼東當地的蒙古人,上帝是世間唯一的神。這讓他們彼此之間很難和平相處,甚至有時故意互相較勁頭。
找闊裏吉思這個正宗蒙古人的麻煩,低級軍官不敢。但找一找劉文中這個漢人的麻煩,有膽大者卻樂此不疲。
“可上帝沒說,那些自甘爲奴的,咱們是否要成全他。我記得某些人給大汗奏事,挺大個男人,卻以奴婢自稱!”被稱作約南的小卒唯恐天下不亂,話鋒磨得如小刀子一樣,句句戳向上千戶劉文中的痛處。
投靠到蒙古大汗旗幟下的儒生們爲了表示對大汗的恭順和親密,以劉秉中,張文謙等大儒爲代表,與皇帝說話時每每以奴婢自稱。這種帶有很強陰柔性的稱謂,雖然幫助他們很快在幾代大汗身邊立住了足。使得他們的後代和“四傑”、“四狗”等功臣的後代同列,擁有世襲的世襲千戶、百戶之職,對普通牧民出身的哈剌出和戰俘出身的孛斡勒們有絕對的支配和控制權。但處於從屬地位的哈喇出和孛斡勒們,卻對自己的漢族主人沒一點尊敬。在他們眼裏,自己雖然出身低賤,卻是蒙古人的一支。而劉文中這樣的千戶卻是漢人,是被人征服卻以被征服爲榮,骨頭裏沒有半點血性的漢人。
聽着蒙古武士們肆無忌憚的嘲諷,劉文中握刀的手慢慢變成了雪白色,一根根青筋從手背上繃了出來。此刻他恨不得拿出刀來將前面的幾個蒙古小卒就地正法,作爲負責城池安危的中級將領,他有這個權力。但是,他卻不得不考慮逞一時之快之後會有什麼結果,遼陽城守軍大多數是蒙古人,那些和自己級別相同,或比自己級別高的蒙古將領們不會相信自己殺人的理由。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對血脈的認同,遠遠高於對道理和職責的堅守。遼陽城中蒙古軍將領和漢軍將領不起衝突則罷,一旦起了衝突,則所有蒙古軍將領會不分派系地抱成團,對漢軍將領進行打壓。
一旦這個機會被陰謀者所乘,遼陽危矣。一旦遼陽因爲蒙、漢將領不和而丟失,漢將背後的家族就會受到打擊。
長嘆了口氣,劉文中鬆開臥刀的手,一掌擊在城垛上。青磚擂就的城垛被拍得悶響了一聲,殘去了半個角。粗礫的斷磚與掌心接觸,刺痛的感覺清晰地傳來,清醒了幾乎被怒火燒焦了的神經。
“等,等,等你爺爺哪天在戰場上尋覓到機會,把你們行了軍法!”劉文中心裏暗暗罵道。雖然他也明白,這種機會很難找。那些蒙古武士雖然平時疏忽散漫,在戰場上卻大多是寧死不退的硬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