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令達春沮喪的事情還不止於此,那些破虜軍騎兵的坐騎中,居然混有大量的突厥馬、三河馬和大寧馬。這三種馬都是世間有名的良駒,速度遠比普通蒙古馬快。破虜軍能裝備上這些自遼代以來對大宋禁止輸出的名馬,說明北方的乃顏部、海都部甚至更遠的伊利汗國,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與福建已經建立了貿易往來,甚至勾結到了一處。這可是幾百年來未有的奇蹟,一旦自己的判斷正確,大元就面臨着一個滅頂之災。
可達春心裏也明白,造成這種結果罪魁禍首不是海都,也不是乃顏。問題的根子就出在自己的主人忽必烈身上。是他殺弟奪位,強行解散大忽魯臺,違背了蒙古人的傳統。可以說,正是這種不顧後果的行爲,造成了今天蒙古族四分五裂的現實。如果把忽必烈攻滅宋朝作爲蓋世大功的話,解散大忽魯臺,喪失對西方諸汗國的掌控權,則是他的千秋大罪。這個罪孽目前只表現在破虜軍與乃顏、海都等人的互通有無上,將來,也許後果更爲嚴重,甚至是整個蒙古族走向衰亡的起點。(關於忽必烈解散大忽魯臺導致諸蒙古汗國分裂的事,參考《蒙古史研究》。很多現代蒙古學者認爲,忽必烈對蒙古族的破壞遠遠大於其貢獻)
當然,這些話都是不能宣之於口的。爲了忽必烈大汗的江山,也爲了自身和家族的安全考慮,達春只能讓這些想法爛在肚子中。他輕嘆了一聲,在坐滿幕僚的軍帳內,顯得萬分孤獨。
“元帥何必嘆息,此刻,長生天未必不曾賜予大元取勝的機會!”廣南東路宣撫使焦友直低聲勸道。
“莫非焦大人想到了什麼妙策?”達春皺了皺眉,問話的語氣有點衝。
廣南東路宣撫使焦友直曾經是故宋的臨安府丞,素受重用。歸降大元后,此人以宋代宮廷儲藏的字畫、古玩和占卜書進獻忽必烈,得到賞識,升任兩浙宣慰使。不久因貪污過多的民田,被伯顏揭發而丟官。但他很快又憑藉幾篇歌頌忽必烈是天授大汗,大元代宋是時運所歸的文章而被啓用,一路升到廣南東路宣撫使的職位。張弘範擔任平宋都元帥時,不願意放此人出去給漢人丟臉,所以藉故把他留在軍中。達春接任後,廣南戰局不穩,焦友直不敢去赴任,一直賴在達春身邊以幕僚自居。
幾個蒙、漢幕僚紛紛側目,對於這種人品低劣,除了拍馬屁一無所長的人,大夥不認爲他的建議有可取之處。
焦友直施施然向前走了幾步,自信地四下看了幾眼,緩緩問道:“元帥欲倉猝取勝於戰場之上乎?或欲取勝於戰場之外也?”
“這話,怎麼說?”達春被酸得直倒牙,好不容易壓住了揍眼前人的衝動,問道,“取勝於戰場之上固然是好,若有戰場之外決勝的良謀,不妨說一說,讓大夥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