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下(十)
從開始的第一天,圍繞着第一次約法大會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讚頌和抨擊的聲音如此之激烈,以至於在文天祥等人都作古數百年後,華夏國的百科全書裏,關於約法大會的評價,還是不能讓所有人都心平氣和地接受。
肯定約法大會的人往往把其與英國的《自由大憲章》誕生的意義相提並論,認爲從這一刻起,東西方兩個幾乎隔絕的世界,同時向憲政與民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約法大會所表達的精神,是華夏走向現代的基石。約法大會的召開,代表着華夏從朝代國家,開始向憲政國家演變。從此以後的華夏,無論採用哪種制度,都是羣策羣力商議並妥協而成,而不是由某個先賢異想天開地拍拍腦門,隨意設定個框框便從朝廷套向全國。
而對約法大會持否定態度的人則認爲這不過是羣見識短淺的人召開的一次不成功的分贓會議。參加會議的人本身皆有這樣那樣的污點,沒有一個大公無私的完人。
“農民在哪裏,城市手工業者在哪裏,既然彼時大宋已經有了近代農業和工商業的萌芽,爲什麼沒有人站在農民和手工業者的角度上說話!”有激進者義正詞嚴地質問,“既然參加約法大會的人只是當時社會的極少數,他們就不能代表全體社會。他們訂立的約法,依然是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命運,和腐儒們閉門造車的制度根本沒有任何分別!”
“臨時約法不是完善的,它的制定者似乎也沒考慮到後世的諸多情況。所以,千年來的每一次修改,都未取締其頭上的臨時二字。而正是因爲臨時二字的存在,在座諸君才能根據時代需要不斷修改它,讓它逐步走向完善。”一千年後,第十版《臨時約法》的執筆者,華夏國的大法官耶律達林在召開約法修訂大會時,對着數千代表大聲說道,“但是,我們睿智的先輩,開創了一種體制,那就是,一個國家內部的爭端可以由各階層的代表坐在一起,通過協商和妥協來解決,而不是以武力相向。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人類的進步,約法會保護越來越多的人的權力,直到這個國家的每個人,不分民族和膚色,都能在其庇護下,獲得平等、自由和幸福!”
代表們對耶律達林的演講報以長期熱烈的掌聲,隨着電波、視頻和網絡,演講的內容與掌聲傳遞到了每個關注者面前。人們爲此興奮,爲此歡呼,很少人注意到,千年前,他們那些所謂睿智的先輩在約法大會上,曾經進行了多麼‘拙劣’的表現。
在華夏國立大圖書館裏,如果你向機器助手發佈命令,可以查閱到關於第一次約法大會的文獻。殘缺不全的報紙掃描版本上如是記載,‘約法大會召開第一天,諸代表羣毆,受傷被擡出場外和被驅逐出場者,蓋四十餘。’
約法大會第四天,被天外飛石打破腦袋的大會主持者陳龍覆在代表們開始發言前,臨時增加了如下規則,
第一,\t每個發言人必須募集到四十人以上支持簽名,纔可以提出上前臺說話的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