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做好周密的佈置後,鄒洬給達春、元繼祖和李諒,分別寫了一封勸降信。由軍中參謀抄寫了幾十份,派一隊騎兵用弓箭射進了城裏。
在給達春的信中,鄒洬歷數了北元數年來在政治上的成敗得失,以及達春領兵南進後犯下的罪孽。鄒洬問達春,當強盜把山寨周圍百姓全搶光了的時候,他們憑什麼維持自己的生存?北元就像強盜一樣,從大漠上崛起時就沒從事過任何生產,幾十年來倚仗搶劫來滿足一切需要。在搶劫順利,有髒可分的情況下,當然勁向一處使。當搶劫不順時,恐怕窩裏因爲分贓不勻火併的事情就在所難免。所以,鄒洬勸達春,還是趁早帶領守軍放下武器。大都督府對於放下武器的敵人向來仁慈,法庭審理完他們的罪行後,像達春這樣帶頭給飲水下毒的罪魁禍首,固然要以死償罪。但那些跟隨着達春殺人放火的小兵,就可以保全性命,在服滿幾年苦役後被釋放,或由其家人用馬匹和牛羊贖回故鄉。
在給元繼祖和李諒的信中,鄒洬這樣寫道:“將軍乃大夏皇族,昔日迫於兵勢,不得屈身事敵。如今大勢逆轉,元運已絕。將軍以一支殘軍困守孤城,聞四面楚歌,感國恨家仇,撫弦登陴,豈不愴悢!昔日大都督當衆立誓,願與天下各民族,約爲兄弟,同榮同辱,福禍與共。將軍非蒙古貴胄,縱僥倖孤身北逃,亦不過一無家亡奴。昔日將軍領兵十萬,尚身居三等,妻兒亦無力保全。今部屬盡喪,憑何自立。不若早早回頭,縱不爲己,何必讓數萬党項男兒做他鄉孤魂?若能幡然悔悟,覺昨日之非,斬仇人之首,洬將讓開大路,恭送將軍北返。賀蘭山下,夏草正肥,英雄何處不可飲馬。銀沙湖畔,眼波浩淼,正是豪傑崛起之鄉……”
“鳳叔以爲達春和元、李二人會聽你的?”老將軍吳希奭縱馬輕輕跑上前,疑惑地問道。
他從文字間看出來,寫這幾封信費了鄒洬很大心思。達春和元繼祖、李諒三人都不懂文言,讓素有才名的鄒洬寫這種半文半白的東西,實在是有些難爲人。
“我也沒指望他們能聽我的勸,我只希望這三封信的內容在城裏面傳開,就足夠了!”鄒洬望着夜色中的孤城,冷笑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