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怎麼沒打個電話說一聲?” 現在他們聯繫比之前方便太多了,不用寫?信,一個電話就聯繫上了?。 “我是?爲了?給你一個驚喜。”衛強道,“我猜你絕對會參與?這個項目。” 林敘自認過得相當低調,可自從他負責了?南江廠一個接一個項目之後,在?幾家和南江廠有競爭關係的船廠,他可謂是?名氣相當大的年輕專家。 當初林敘他們參與?驅逐艦的項目時,就在?大連廠待了?很長一段時間,衛強這次來南江廠, 也做好了?長期奮戰的準備。 “反正我這趟不能白來,得多學點技術回去。”衛強感慨道,“造高附加值船, 我們廠總不能落後一步吧?” 這次衛強被安排到南江廠, 除了?他自身能力比較出色外, 也是?因爲他大學在?交大讀的,有在?海城生活的豐富經驗。 “趁着這次機會,剛好回學校看看老師們,再去看看華洋和王寧琦他們。”衛強感慨道, “不知不覺都畢業好多年了?。” “是?啊。”林敘點了?點頭?。 “老師們都老了?。”衛強嘆了?口氣,“不過不必說老師們了?,就連我自己,我都覺得比大學那時候老太多了?, 一轉眼就快40了?。” 林敘他們班裏, 衛強原本就是?年紀最大的那個,他們入學的時候, 衛強都滿30歲了?。 衛強感慨着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見到老師了?,然而,不僅是?遠在?大連的他,哪怕是?一直在?海城的林敘,平時見老師們的機會也很少。@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甚至可以?說,除非是?造船有需要,他也不太會跑到學校裏去——上班之後,心態就很難和學生時代一模一樣了?。 用陳遼的話說,這叫“滄桑”。 不過這艘LNG船的設計和建造過程,海城交大也派了?老師來參加,但?因爲週期偏長的緣故,參與?這個項目的都是?年紀比較輕的老師,應該是?林敘他們畢業之後才入學的,所以?林敘和衛強對他們都不太熟悉。 “林敘,聽說你們廠負責這個項目的是?你?”衛強問他,“我在?路上聽人家說的。” 他一開始自然是?不相信的,畢竟LNG船這個項目可以?說是?既重要又危險,出於慎重的考慮,應該不會交給林敘。 林敘在?造船上確實有超出常人的才能,但?他實在?是?太年輕了?。 一般來說,難度和危險性相對高的項目,牽頭?的應該是?經驗豐富同時性情穩重的人。 不過來南江廠之後,衛強才意?識到南江廠領導對林敘的器重。 散貨船暫且不提,林敘負責的這個項目衛強是?知道的,然後是?集裝箱船和LPG船,放在?任何?一家船廠,這些都是?值得重視的大項目,而林敘居然已經有了?負責這些項目的經驗。 林敘他們從大連廠回去之後,衛強和幾人的聯繫並不頻繁,後來林敘出國讀書,幾人之間的聯繫自然更少了?。 就算林敘和他聯繫,也不會提到這些自己負責過的項目,在?衛強印象中?,林敘壓根不是?那種?愛吹牛的人,就算他完成了?100%的項目,他自己通常只會提到其中?的20%左右。 但?林敘天生就喜歡造船,只有在?南江廠他纔能有這麼多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說,他也算是?如魚得水。@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 衛強去學校拜訪老師們的那幾天,林敘也和他一起去了?,剛好衛強覺得一個人去會比較尷尬,有林敘陪他,他剛好可以?壯壯膽。 林敘:“……” 他記得衛強走的不是?這種?路線。 在?他印象中?,不管是?讀大學期間的衛強,還是?工作以?後的衛強,對方都是?絕對的社牛。 林敘也有很久沒有回學校了?。 船舶系在?交大依然是?強勢科目,雖然眼下船舶行業整體低迷,也影響了?船舶系的招生,但?交大船舶系一向有口皆碑,至少在?船舶這個專業上,交大永遠能招到最出色的一批學生。 和上次林敘回學校的時候相比,交大的變化確實很大。 陳明峯前幾年就從系主任的位置退了?,當時他還參與?到教?學,但?這次林敘他們回去,才知道陳明峯已經退休了?。 剛開始他還被返聘回學校教?書,但?後來他身體已經不太好了?,就慢慢離開了?教?學崗位。 林敘和衛強在?教?師宿舍見到了?他,林敘陳明峯熟悉,而衛強他雖然已經好幾年沒見,卻?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來。 衛強在?大連船廠的經歷,陳明峯也仔細聽他聊了?聊——陳明峯對南江廠更熟悉一些,而大連船廠雖然同屬船舶系統,但?畢竟是?北船的代表船廠,和海城交大這邊合作不是?特別多。 畢竟北船也有船舶專業更強勢的學校,海城交大這邊不能主動去北船搶地盤。 陳明峯看上去確實老了?許多,頭?發比上次見面白了?許多,雖然身體承受不住動輒幾個小時的教?學,可他在?家也沒有閒着,反而利用閒暇時間寫?書。 他既寫?物理?相關的書籍,也參與?到船舶專業相關書籍的編寫?,有些是?偏專業的,有些則是?偏科普類的,陳明峯雖然不是?船舶專業出身,但?在?船舶系當了?多年主任的經驗還是?讓他成爲了?業內專家。 當然,他不是?技術領域的專家,而是?形勢領域的專家——目前船舶行業發展的總思路里,就有一部分是?由他提出來的。 而除了?陳明峯外,教?過林敘他們那批學生的老師們也逐漸退休了?,畢竟他們這批教?師都是?60年代就已經入職的教?師了?,一直到林敘他們入學之後,船舶系才恢復了?正常的招聘節奏,新?教?師們才陸續加入。 林敘有些傷感,衛強卻?安慰他道:“這種?事免不了?的,往好處想,老師們教?了?一輩子書,現在?正好能停下來歇一歇。” 林敘點了?點頭?:“也是?。” 而除了?這幾天之外,林敘的大半時間都花在?了?研究LNG船的建造上。 客觀說來,建造LNG船的過程其實沒有LPG船複雜,因爲在?設計、建造LPG船的過程中?,出力的都是?南江廠方面,林敘作爲項目主管,必須在?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可以?說,他既要負責總結,又要負責兜底,遇上一個技術難關,也是?他帶着項目組的成員們去攻關。 那時的林敘沒有人可以?依靠。 現在?則不同,南江廠這次合作的都是?國內對LNG船有了?解的專家——也是?在?南江廠探索、成功建造出LPG船之後,國內高校和研究所研究LNG船建造的人員激t?增。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