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第2/5頁)
旗鼓相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東漢開始,太史令不再負責編寫國史,專掌天時、星曆,歲終奏新年曆,國祭、喪、娶奏良日及時節禁忌,有祥瑞、災異則記之。
而編寫國史的職位變動到了東漢初年新設置官職蘭臺令史。
班固在撰寫《漢書》時,其職位就是蘭臺令史。
靈帝末年開始,重新分配編寫史書的官職,廢棄了蘭臺令史,重新設立新的官職,是爲着作郎。
魯旭出身扶風魯氏,乃司徒魯恭之孫、隴西太守魯謙之子。
其人因爲處事公正,又精通各朝歷史,所以擔任了着作郎一職,專門爲大漢編修歷史。
“就是因爲當年的司馬遷對項羽推崇備至,纔沒有將其子嗣後裔的下落寫進史書裏,這是在變相的保護項羽的後裔!司馬遷當年編寫的國史,就有許多事情按照自己的意願造謠誹謗武帝。”太僕王允陰陽怪氣的說道。
原本歷史中的王允就非常不喜歡司馬遷,當初推翻董卓統治後,準備治董卓舊臣蔡邕的罪,太尉馬日磾專程前往王允住處,替蔡邕說情道:“蔡邕是難得的曠世奇才,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特別是對大漢王朝的故事瞭解頗多,應當給他機會贖罪,讓他繼續完成本朝歷史的編撰,成爲像司馬遷撰寫的《史記》一樣流傳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