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第3/5頁)
旗鼓相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況蔡邕以忠孝聞名於士大夫之中,現在以莫須有之名給他判罪,恐怕有失衆望,不服人心啊!”
然而王允根本不採納太尉馬日磾的建議,反而大怒的說道:“就是因爲漢武帝沒有殺了司馬遷,才讓他寫下了誹謗皇帝的史書,流傳後世。如果我們現在不殺蔡邕,將來他一定會寫下令我們與陛下都難堪的歷史。”
素來尊敬司馬遷的諫議大夫朱儁頗爲不滿的說道:“王太僕此言過了。太史公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遭遇極刑而沒有放棄人生,才寫下來名垂後世的鴻篇巨着。我們不能因爲他記載了一些那個時代的事實,就認爲他在誹謗皇帝。
如果太史公記載的事情真是誹謗,武帝早就讓人毀了這本國史,而讓人重新編撰了。
然而武帝並沒有因爲此事而毀禁這部宏偉着作,反而流傳了下來。
《史記》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天下爲公,這也是我們這些後輩們尊敬太史公的原因。”
朱儁原本與李廣等人各領禁軍鎮守洛陽的四塞,但是袁術與董卓的軍隊分別撤出潁川郡後,閔貢從廣成關出兵佔領了此地。
之後皇甫嵩統領的北軍南下,接管了潁川郡後,轘轅就沒有必要繼續駐軍了。
因爲轘轅關立於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是洛陽前往潁川北部的捷徑要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