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幾人算是大牛和二牛拉的第一撥人,哪怕當初瞧着也就那樣,在縣城待了兩三年後,又是下鄉收牲口,又是在鋪子裏賣牲口的,怎麼着也練出來了。眼下,他們有意識的收口不說某個事兒,那麼只有可能是得了別人的提醒的。
不能說……
算了算日子,眼下已經是保康十四年的三月裏了。
這個年份乍一看似乎尋常得很,仔細一琢磨卻並非如此。
去年就是科舉鄉試年了,那麼依着往年的規矩,今年的二月會在南陵郡舉行會試,等到了四月裏,則是殿試。科舉各項考試的大致時間是不會變化的,哪怕真遇上了什麼特殊情況,多半也是進行些微調整的。
也就是說,今年不光會出一批新科進士,依着慣例,也是任外職的三年一次回京述職的年份。
畢竟間隔那麼多年了,楊冬燕其實對這些事情已經記不清楚了。當然,最重要的是,就算是上輩子還活着時候的她,對於吏部的這些事兒,也不大清楚。
永平王府是屬於當年跟着先帝爺一起打江山的勳貴,也就是隸屬於武將那一脈的。雖說第二代的劉誥打小就開始研讀詩文,可距離股肱之臣差得太遠太遠了,說白了,翰林院那地方聽着是金貴無比,實則離權力中心還是很遙遠的。
是重臣的備選之地,也有可能永遠都只是備選。
反正,楊冬燕思來想去,也只依稀記得,那些任外職的官員格外在意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職,彷彿還有考校和評語,這些應該是直接關係到調職、升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