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能想起這些,還是因爲楊冬燕有個庶女嫁的是外放官員,彷彿是因爲任期內做了啥事兒,央求王府幫着疏通疏通。
不過,楊冬燕已經想不起來那事兒最終的結果如何了,當時老王爺已經沒了,當家做主的是她長子新任永平郡王劉諫,出事的又只是庶女的夫君,甭管劉諫到底幫沒幫忙,楊冬燕都是無所謂的。
因爲無所謂,所以直接沒放在心上,以至於她都快把腦殼殼給想破了,才勉強想了一些邊邊角角。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三年一次的回京述職,以及吏部考校,對於那些任外職的官員來說,應當是相當重要的。
就彷彿歲考之於秀才,五花肉之於豬崽?
楊冬燕心裏大概有數了,不過眼下她還沒搞事,只因她並不知道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老叔家的幾個孫子來到了省城,就像先前說好的那般,他們住在前頭一進院子的倒座房裏。其實,倒座房擱在有錢人家,那是給門房和小廝使的,就是貼身伺候的下人都不帶住那裏的。可一則老魏家發家太短,各項規矩沒能跟上,二則……
那幾人壓根就不管這些,見天的跟大牛和二牛跑出去熟悉省城,稍有些空閒,還要被強制壓着學認字。
最後那點,真的特別苦。
大牛和二牛已經初步邁進了識字者之中,起碼他們已經會寫數字了。雖說他們需要採購的東西不少,可最麻煩的反而不是那些食材的名稱,而是需要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