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紀念週恩來誕辰一百週年

今年是周恩來誕辰百年,他離開我們也已經二十二年。但是他的身影卻時時在我們身邊,至今,許多人仍是一提總理雙淚流,一談國事就唸總理。陸放翁詩:“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前一放翁。”是什麼辦法化作總理身千億,人人面前有總理呢?難道世界上真的有什麼靈魂的永恆?偉人之魂竟是可以這樣的充盈天地,浸潤萬物嗎?就像老僧悟禪,就如朱子格物,自從1976年1月國喪以來,我就常窮思默想這個費解的難題二十多年了,終於有一天我悟出了一個理:總理這時時處處的“有”,原來是因爲他那許許多多的“無”,那些最不該,最讓人想不到、受不了的“無”啊。

總理的驚人之“無”有六。

總理的一無是死不留灰。

周恩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死後不留骨灰的人。當總理去世的時候,正是中國政治風雲變幻的日子,林彪集團剛被粉碎,江青“四人幫”集團正自鳴得意,中國上空烏雲壓城,百姓肚裏愁腸百結。1976年新年剛過,一個寒冷的早晨突然廣播裏傳出了哀樂。人們噙着淚水,對着電視一遍遍地看着那個簡陋的遺體告別儀式。突然江青那副可憎的面孔出現了,她居然不脫帽鞠躬,許多電視機旁都發出了怒吼:“江青脫掉帽子!”過了幾天,報上又公佈了遺體火化,並且根據總理遺囑不留骨灰。許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事實,一定是江青這個臭婆娘又在搞什麼陰謀。直到多少年後,我們才清楚,這確實是總理遺願。1月15日下午追悼會結束後,鄧穎超就把家屬召集到一起,說總理在十幾年前就與她約定死後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當晚,鄧穎超找來總理生前黨小組的幾個成員幫忙,一架農用飛機在北京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飛,飛臨天津,這個總理少年時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着渤海灣飛臨黃河入海口,將那一捧銀白的灰粉化入海空,也許就是這一撒,總理的魂魄就永遠充滿人間,貫通天地。

但人們還是不能接受這一事實。多少年後還是有人提問,難道總理的骨灰就真的一點也沒有留下嗎?中國人和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習慣修墓土葬,這對生者來說,以備不時之念,對死者來說則希望還能長留人間。多少年來越有權的人就越下力氣去做這件事。許多世界上著名的陵寢,中國的十三陵、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還有一些埋葬神父的大教堂,我都看過。共產黨是無神論,又是以解放全人類爲己任,當然不會爲自己的身後事去費許多神。所以一解放,毛澤東就帶頭簽名火葬,以節約耕地,但徹底如周恩來這樣連骨灰都不留卻還是第一次。你看一座八寶山上,還不就是存灰爲記嗎?歷史上有多少名人,死後即使無屍人們也要爲他修一個衣冠冢。老舍先生的追悼會上,骨灰盒裏放的是一副眼鏡,一支鋼筆。紀念死者總得有個念物,有個引子啊。

沒有灰,當然也談不上埋灰之處,也就沒有碑和墓,欲哭無淚,欲祭無碑,魂兮何在,無限相思寄何處?中外文學史上有許多名篇都是碑文、墓誌和在名人墓前的憑弔之作,有許多還發揮出熾熱的情和永恆的理。如韓愈爲柳宗元寫的墓誌痛呼“士窮乃見節義”,如杜甫在諸葛亮祠中所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都成了千古名言。明代張溥著名的《五人墓碑記》“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簡直就是一篇正義對邪惡的檄文。就是空前偉大如馬克思這樣的人,死後也有一塊墓地,恩格斯在他墓前的演說也選入馬恩文選,成了國際共運的重要文獻。馬克思的形象也因這篇文章更加輝煌。爲偉人修墓立碑已成爲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國百姓的習慣,你看明山秀水間,市井鄉村裏,還有那些州縣府志的字裏行間,有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故人墓、碑、廟、祠、銘、志,怎麼偏偏輪到總理,這個前代所有的名人加起來都不足抵其人格偉大的人,就連一個我們可以爲之扼腕、嘆息、流淚的地方也沒有呢?於是人們難免生出一絲絲的猜測,有的說是總理英明,見“四人幫”猖狂,政局反覆,不願身後有伍子胥鞭屍之事;有的說是總理節儉,不願爲自己的身後事再破費國家錢財。但我想,他主要的就是要求一個乾淨:生時鞠躬盡瘁,死後不留麻煩。他是一個只講奉獻,獻完轉身就走的人,不求什麼紀念的回報和香火的饋餉。也許隱隱還有另一層意思。以他共產主義者的無私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君,他更不願在身後出現什麼“僭越”式的悼念,或因此又生出一些政治上的尷尬。

果然,地球上第一個爲周恩來修紀念碑的,並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第一個紀念館也不是建在北京,而是在他的家鄉。日本的紀念碑是一塊天然的石頭,上面刻着他留學日本時寫的那首詩《雨中嵐山》。1994年,我去日本時曾專門到櫻花叢中去尋找過這塊詩碑。我雙手撫石,西望長安,不覺淚水漣漣。天力難回,斯人長逝已是天大的遺憾,而在國內又無墓可尋,叫人又是一種怎樣的惆悵?一個曾叫世界天翻地覆的英雄,一個爲民族留下了一個共和國的總理,卻連一點骨灰也沒有留下,這強烈的反差,讓人一想,心裏就有如墜落千丈似的空茫。

總理的二無是生而無後。

中國人習慣續家譜,重出身,愛攀名人之後也重名人之後。劉備明明是個編席賣履的小販,卻攀了個皇族之後,被尊爲皇叔,諸葛亮和關、張、趙、馬、黃等一批文武,就捧着這塊招牌,居然三分天下。一般人有後無後,還是個人和家族的事,名人無後卻成了國人的遺憾。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紀念故人也有三:故居、墓地、後人,後人爲大。雖然後人不能盡續其先人的功德才智,但對世人來說,有一條血緣的根傳下來,總比無聲的遺物更惹人懷舊。要不我們現在的政協委員中爲什麼要安排一些名人之後呢?連孔子這個兩千多年前的老名人,也要一代代地去細尋其脈,找出幾個世孫來去做人大、政協的代表委員。人們尊其後,說到底還是尊其人。這是一種紀念,一種傳揚,否則怎麼不去找出個秦檜的幾世孫呢?清朝乾隆年間有位叫秦大士的名士過岳墳,不由感嘆道:“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可見前人與後人還是大有關係,名人之後更是關係重大。對越是功高德重爲民族做出犧牲的逝者,人們就越尊重他們的後代,好像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對他們的感激,贖回生者的遺憾。總理並不脫俗,也不寡情。我在他的紹興祖居,親眼見過抗戰時期他和鄧穎超回鄉動員抗日時,恭恭敬敬地續寫在家譜上的名字。他在白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搜求烈士遺孤,安排撫養。他常說:“不這樣,我怎麼能對得起他們的父母?”他在延安時親自安排將瞿秋白、蔡和森、蘇兆徵、張太雷、趙世炎、王若飛等烈士之子女送到蘇聯好生教育、看護,並親自到蘇聯去與斯大林談判,達成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協議:這批子弟在蘇聯只求學,不上前線(而蘇聯國際兒童院中其他國家的子弟,在戰爭中上前線共犧牲了二十一名)。這恐怕是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大的人物,達成的一個最小的協議。總理何等苦心,他是要爲烈士存孤續後啊。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日民間友好往來,日本著名女運動員松崎君代,多次受到總理接見。當總理知道她婚後無子時,便關切地留她在京治病,並說有了孩子可要告訴一聲啊。1976年總理去世,她悲呼道:“周先生,我們已經有了孩子,但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您!”

女生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入宮後,我被清冷太子寵上天》

《入宮後,我被清冷太子寵上天》

佚名
通房細腰玉顏,引清冷太子失控了入宮後,我被清冷太子寵上天念窈裴今衍念窈裴今衍裴今衍念窈裴今衍念窈 《入宮後,我被清冷太子寵上天》
女生 連載 31萬字
暗夜一顆星

暗夜一顆星

我的寶藏呢
我的寶藏呢已完結GL百合小說暗夜一顆星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耽美小說,耽美小說網免費提供最新清爽乾淨沒有彈窗的小說完本閱讀。 暗夜一顆星
女生 連載 27萬字
總裁霸愛:獨寵小嬌妻

總裁霸愛:獨寵小嬌妻

葉靈兒歐陽莫寒
閨蜜和男友的雙重背叛,讓她意外遇到了他。原以爲他不過是個普通男人,誰料到再次相見,他竟然變成了公司的總裁大人 。“女人,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你?”霸道總裁一回眸,戲謔開口。鬱靈兒傻笑道:“總裁,我這等小人物,怎麼能入的了你的法眼?”某男勾起紅脣:“是嗎?我可記得打了我一巴掌的小妖精。”鬱靈兒大驚,瞬間想跑。總裁大人輕輕鬆鬆的將她拉住……
女生 連載 4萬字
港夜誘哄

港夜誘哄

喵響
「愛而不自知+上位者低頭+雙向馴服+港城&娛樂圈」「表面甜美實際酸辣小白兔VS寡言高冷偷偷卑微大金主」池夏聽在人生低谷時遇到了港城盛家掌權人盛淮淞,從此她成爲了他養在港城山頂別墅的金絲雀,他們之間簽訂了三年之約。這三年內池夏聽在盛淮淞的庇佑下安穩當着娛樂圈十八線小明星,賺一筆是一筆。她一直以爲自己只是高高在上的盛淮...
女生 完結 75萬字
佳期與你,關於我的那幾年

佳期與你,關於我的那幾年

洛瀟07
一個不怎麼浪漫也沒那麼理性的平凡小孩的碎碎念
女生 連載 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