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是殿前的魚沼飛樑。這是一個方形的荷花魚沼,卻在沼上架了一個十字形的飛樑,下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撐,橋面東西寬闊,南北翼如。橋邊欄杆、望柱都形制奇特,人行橋上,隨意左右,如泛舟水面,再加上魚躍清波,荷紅映日,真樂而忘歸。這種突破一字橋形的十字飛樑,在我國現存的古建築中是僅有的一例。
以聖母殿爲主的建築羣還包括獻殿、牌坊、鐘鼓樓、金人臺、水鏡臺等,都造型古樸優美,用工精巧。全祠除這組建築之外,還有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文昌宮、勝瀛樓、景清門等,都依山傍水,因勢砌屋,或架於碧波之上,或藏於濃蔭之中,糅造化與人工一體。就是園中的許多小品,也極具匠心。比如這假山上本有一掛細泉垂下,而山下卻立了一個漢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腦門,笑眯眯的眼神,雙手齊肩,託着一個石碗,那水正注在碗中,又濺到腳下的潭裏,卻總不能滿碗。和尚就這樣,一天一天,傻呵呵地站着。還有清清的小溪旁,突然跑來一隻石雕大虎,兩隻前爪抓着水邊的石塊,引頸探腰,嘴脣剛好埋入水面,那氣勢好像要一吸百川。你順着山腳,傍着水濱去尋吧。真讓你訪不勝訪,雖幾遊而不能盡興。歷代文人墨客都看中了這個好地方,至今山徑石壁、廊前石碑上,還留着不少名人題詠。有些詞工句麗,書法精湛,更爲湖光山色平添了許多風韻。
這晉祠從周唐叔虞到任立國後自然又演過許多典故。當年李世民就從這裏起兵反隋,得了天下。宋太宗趙光義,曾於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年)在這裏消滅了北漢政權,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一九五九年陳毅同志遊晉祠時興嘆道:“周柏唐槐宋獻殿,金元明清題詠遍。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
晉祠就是這樣,以她優美的身軀來護着這些珍貴的歷史文化。她,真不愧爲我國錦繡河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美文解讀
我寫《晉祠》
——談山水文章怎樣發現美、表現美
偶爲報紙寫了一篇介紹山西名勝晉祠的文章,想不到竟被收入中學教材。我寫文章本不懂格式,看課文後面的練習題,才知這叫說明文。《語文學習》的同志要求就這個說明文寫一點說明,現就一些隨想隨感如實寫出,也只能是僅供參考。
一、關於美的發現